[实用新型]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0524.9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向阳;李长彬;宋爱忠;刘鲁暾;李玺志;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北岳设备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00 | 分类号: | E04H7/00;E04B1/62;E04B1/7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瑞林 |
地址: | 25543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部 保温 踩踏 装置 | ||
技术领域
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涉及一种化工塔器、储罐保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化工塔、罐的保温效果及安全,检修人员需要经常针对塔、罐进行巡检或检修,检修过程中,人员多踩踏在罐顶封头保温处,经过如此多次踩踏,再加上在热胀冷缩、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下,被踩踏部分的保温层会因破损和呛水致使保护层被破坏而失效,严重影响塔、罐顶部的保温效果。传统塔、罐顶部的保温结构多采用直接铺设式,由于缺少纵横向支撑,自身抗踩压能力不强,当顶部保护层结构损坏时,内部保温层已基本浸泡,需要将整个塔体的保温结构整体拆除更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塔、罐保温层不易被破坏,塔、罐顶部保温效果好的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包括内背带、保温层和防护板,内背带辐射状纵向铺设于塔、罐顶部外侧,保温层通过保温钉固定在内背带上,其特征在于:保温层外侧纵向铺设有纵向支撑带,横向铺设有横向支撑带,纵向支撑带和横向支撑带通过插接件固定在保温层上,纵向支撑带和横向支撑带外侧安装有防护板。
所述插接件由板面及支腿组成,板面为矩形,上表面四周边缘内侧均设有一个方通孔,纵向支撑带和横向支撑带通过方通孔固定,板面下部设有四条支腿,支腿插入保温层内。
所述纵向支撑带纵向穿过上下平行的两个方通孔后,横向支撑带与纵向支撑带垂直交叉,横向穿过左右平行的两个方通孔固定。
所述纵向支撑带和横向支撑带分多段,每段端部分别穿过方通孔后向后折叠,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方通孔为长条状,宽度为20~30mm。
所述纵向支撑带之间间隔距离为1000~1500mm,横向支撑带之间间隔距离为1000~1200mm。
所述的横向支撑带为宽度是30mm的镀锌钢带或白钢带。
所述防护板为多片鱼鳞式排布,上方防护板叠压在下方防护板上部,形成光滑的伞状结构。
所述防护板具有与塔、罐顶部相适应的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插接件装置,使横向支撑带和纵向支撑带形成交叉叠压式的经纬网状结构,既有效的保护了塔、罐顶部的保温层,保证了顶部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又有效的承担了钢带被踩踏时所承担的压力,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同时防护板鱼鳞式叠压结构使塔、罐顶部形成光滑状伞状结构,从而保证了塔、罐顶部因不受反复踩踏或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呛水、破损以致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A区实施例1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接件实施例1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A区实施例2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接件实施例2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插接件2、纵向支撑带3、横向支撑带4、板面5、支腿6、方通孔7、保温层8、内背带9、防护板10、保温钉。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1~4:
塔、罐顶部保温层防踩踏装置,包括内背带8、保温层7、纵向支撑带2、横向支撑带3和防护板9,内背带8辐射状纵向铺设于塔、罐顶部外侧,保温层7通过保温钉10固定在内背带8上,保温层7外侧交叉铺设有纵向支撑带2和横向支撑带3,纵向支撑带2之间间隔距离均为1500mm,横向支撑带3之间间隔距离均为1200mm,纵向支撑带2和横向支撑带3交叉处通过插接件1固定在保温层7上,纵向支撑带2和横向支撑带3外侧安装有防护板9。插接件1由板面4和支腿5组成,板面4为矩形,上表面四周边缘内侧均设有一个方通孔6,方通孔6为长条状,宽度为32~40mm,纵向支撑带2纵向穿过上下平行的两个方通孔6后,横向支撑带3与纵向支撑带2垂直交叉,横向穿过左右平行的两个方通孔6固定。板面4下部设有四条支腿5,插接件1通过四条支腿5插入保温层7内固定。横向支撑带3为宽度是30mm的镀锌钢带。防护板9具有与塔、罐顶部相适应的弧度,通过铆钉固定在纵向支撑带2和横向支撑带3上。防护板9之间为鱼鳞式排布,上方防护板叠压在下方防护板上部,形成光滑的伞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北岳设备防护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北岳设备防护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