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筒耐磨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0769.1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成勋 |
主分类号: | B65G39/07 | 分类号: | B65G39/07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的零件,尤其是一种机械产品中用于冲击磨损防护的辊筒耐磨衬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冶金、水泥、矿山等诸多行业中,人们多半采用钢材加工成的金属辊筒作为皮带输送的载体,由于钢材的摩擦力小,皮带容易打滑,耐磨性有限,辊筒容易被磨损、寿命短,因而更换频繁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减少皮带辊筒因磨损而造成的损失,人们普遍采用在金属辊筒外包覆一层像胶制成的耐磨衬套,以此增加摩擦力和耐磨性能,包胶面采用橡胶作为动力传动介质,一般有平面、人字形、菱形等胶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又有不足,常由于胶面硬度低,当有硬质物料夹入皮带和辊筒时,极易被划伤,从而用得辊筒表面胶层脱落或磨损、划伤等原因而失效,其耐磨性能有限,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辊筒耐磨衬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分布有凹坑,在这些凹坑中镶嵌有硬度HRA >70的硬质材料,该硬质材料的外端面平齐或突出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坑一般是采用钻孔的方法加工成的圆形盲孔或者通孔,而所述硬质材料最常用的是圆柱形陶瓷材料,一般采用由高铝刚玉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耐磨合金陶瓷就可获得很好的耐磨效果;在所述硬质材料与所述凹坑之间最好填充有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粘合剂,如环氧树脂基质的粘合剂;根据使用工况不同,上述硬质材料的外端面一般可突出于所述管体外表面3~20毫米,在硬质材料的外端突出面之间填充有耐磨橡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耐磨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更换方便:与像胶制成的耐磨衬套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5倍以上,使用寿命长,耐磨强度更高;如果只是衬套受磨损了,可以换一个新的衬套,非常的方便。
2、使用可靠性高:不容易因为有硬质物料夹入皮带和辊筒之间而造成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所示的辊筒耐磨衬套,它它包括有管体1,在管体1的外表面密集分布有蜂窝状排列的直径为12.2mm的圆柱形盲孔,在这些盲孔中镶嵌有硬度HRA为72的由高铝刚玉材料制成的、直径为12mm的圆柱形耐磨合金陶瓷2,耐磨合金陶瓷的外端面突出于管体1的外表面5毫米,在耐磨合金陶瓷与盲孔的孔壁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基质的粘合剂4,在耐磨合金陶瓷的外端突出面之间填充的耐磨橡胶3。
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直接套在金属辊筒上,再在两端焊接牢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成勋,未经韦成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防转及断链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壁框体铣削真空复压式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