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房综合水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0806.9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虎;周紫恒;周金海;周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虎 |
主分类号: | E03C1/00 | 分类号: | E03C1/00;E03C1/12;E03F1/00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贾冬生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房 综合 水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装置,特别是楼房综合水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水资源的匮乏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水的综合利用方面的报道很多,特别是有关生活用水方面的专利也有很多,如中国知识产权局2007 年8 月l 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200620076007.2,名称为“生活污水再次利用的节水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生活污水通过过滤、净化、消毒后从再次利用的技术方案,消除了用户对上层或本户的生活污水的使用顾虑,节约了水资源,可为用户节省用水成本。但该装置是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净化、消毒后的再利用,而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没有将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分类,在处理过程中,其过滤装置需要经常更换,非常不便。其次处理后的水也没有分类使用,虽进过净化、消毒,但水质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用户非常担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生活污水再利用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将生活污水分类处理、分类使用的楼房综合水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房综合水利用装置,包括安装在楼房中的上、下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洗手间墙内装有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在楼房房顶安装有雨漏,雨漏的排水口与安装在雨水储水箱内的过滤装置相连;中水储水箱内安装有中水过滤装置,中水储水箱的进水口与洗浴、洗衣下水管相连,在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内安装有溢流管,溢流管的排水口设置在下层的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内,在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上安装有出水管。
在上述中水储水箱的进水口上安装有毛发过滤器。
上述雨水储水箱内的排水管与雨水处理池相连。
上述中水储水箱内的排水管与中水处理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实现了楼内不同水质的分类、分流回收、循环使用。根据生活过程中用水习惯,将洗浴、洗脸、洗衣水,通过毛发过滤器、中水过滤装置过滤后,收集到中水储水箱中,用于冲厕、拖地等,再次使用过的水就可通过下水管道,进入城市排水系统。2、将雨水收集利用。通过安装在房顶的雨漏,将雨水过滤后收集到雨水储水箱中,用于洗衣、拖地、浇花等。3、由于雨水储水箱、中水储水箱是装在卫生间的墙体内,同时将给水、污水、通风管道、太阳能管道等管道全部放置在隔墙内,去除了室内管道杂乱和占用空间的弊端。4、将使用后的水再次分类排放、储存,根据需要可用于城市公共绿化、喷洒路面、消防用水、公园水景补水等,通过多级多次循环回收利用生活污水、雨水,回收利用率在160%以上,本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楼房房顶安装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漏1,在楼房内的各家的卫生间的墙体内安装有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9。下雨时可将雨水通过雨漏、安装在雨水储水箱3内的过滤装置2过滤后,收集到雨水储水箱3内,通过安装在雨水储水箱上的出水管,用于各家的洗衣、拖地、浇花等使用。每家的洗浴、洗脸、洗衣水,通过下水管6收集后,经过毛发过滤器5、安装在中水储水箱内的中水过滤装置11过滤后,进入中水储水箱内储存。通过安装在中水储水箱上的出水管,用于冲厕、拖地等。当上层的雨水储水箱或中水储水箱存满水后,多余的水通过安装在雨水储水箱内的溢流管4和中水储水箱中的溢流管10溢出,流入下层的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中。
上述安装在雨水储水箱3内的过滤装置和安装在中水储水箱9内的中水过滤装置为中空纤维生物膜或其它可对水进行过滤的装置或滤材。
冲厕所用水和再次利用后的水,通过地漏7和下水管8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16中。楼房中一层的雨水储水箱和中水储水箱中的水储存满后,通过安装在雨水储水箱内的排水管12和安装在中水储水箱内的排水管13,分别排到与本楼房用水综合利用装置相配套的雨水处理池14和中水处理池15中,再次用于公共绿化、喷洒路面、消防用水、公园水景补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虎,未经周金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