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载的垃圾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1277.4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江海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B65F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4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载 垃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装载的垃圾房。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为断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城市街道和社区垃圾收集主要采用垃圾桶和垃圾房两种方式。使用垃圾桶有以下不足之处:1、垃圾桶容量小,遇到垃圾多时桶周围垃圾四溢,影响周围环境;2、垃圾桶盖较重,市民在扔垃圾时一般都将盖子掀开后就不再盖上,从早到晚让垃圾敞开,既不美观又污染环境;3、垃圾桶损坏率较高,不使于管理。使用垃圾房有以下特点:1、采用封闭式建筑,平时房门关闭,只留一个扔垃圾的窗口,避免了垃圾污染外界;2、垃圾房容量大,牢固安全使用时间长,可节约一定的设施费用。但现有的垃圾房在垃圾清运时靠人工装载,一是增加了垃圾清运成本,二是影响了垃圾装载工人的生命健康。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垃圾房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装载的垃圾房,以降低垃圾清运成本。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支架1、垃圾房5、楼梯10,其特征是底座支架1高度为90~150cm,底座支架1侧面宽度为垃圾房5侧面宽度的1/2~2/3,垃圾房5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垃圾房5和底座支架1的正面宽度与垃圾清运车的宽度相一致,垃圾房5的底板3的前端焊接转动轴9,转动轴9两端安装轴承8,轴承8安装在垃圾房5的正面底部两端,垃圾房5底部焊接横拉梁2,垃圾房5的屋梁6中央安装电动升降机7,电动升降机7的钢绳4与垃圾房5的底板3的后端的连接,垃圾房5正面设置双开房门11,垃圾房5的一个侧面设置楼梯10,开有一个垃圾投入口13,垃圾投入口13上方安装电控箱12。
本实用新型为封闭式建筑,平时房门11关闭,通过楼梯10从垃圾投入口13投放垃圾。垃圾清运时将垃圾清运车倒入垃圾房5下面,打开垃圾房5房门11,操作电控箱12将电动升降机7上升,垃圾房5的底板3将围绕转动轴9向上旋转,垃圾将在重力的作用自动装入垃圾清运车,电动升降机7上升至最高位,关闭电源,当垃圾全部倒入垃圾清运车后,操作电控箱12将电动升降机7下降,垃圾房5的底板3水平放置后关闭电源,关好房门11。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装载垃圾,以降低垃圾清运成本,同时保持了垃圾房原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大小可与垃圾清运车的大小相配套,外观形状可以设计成安放地的建设风格、民族文化相协调,美化周边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A部位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图;
图中:1.底座支架,2.横拉梁,3.底板,4.钢绳,5.垃圾房,6.屋梁,7.电动升降机,8.轴承,9.转动轴,10.楼梯,11.房门,12.电控箱,13.垃圾投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支架1、垃圾房5、楼梯10,底座支架1高度与垃圾清运车相匹配,一般为90~150cm;底座支架1侧面宽度为垃圾房5侧面宽度的1/2~2/3,便于垃圾清运时将垃圾清运车倒入垃圾房5下面;垃圾房5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垃圾房5和底座支架1的正面宽度与垃圾清运车的宽度相一致,垃圾房5的底板3的前端焊接转动轴9,转动轴9两端安装轴承8,轴承8安装在垃圾房5的正面底部两端,可以使垃圾房5的底板3围绕转动轴9旋转;垃圾房5底部焊接横拉梁2,用来支撑垃圾房5的底板3,为了使于倾倒垃圾,垃圾房5的底板3最好为簸箕形状;垃圾房5的屋梁6中央安装电动升降机7,电动升降机7的钢绳4与垃圾房5的底板3的后端的连接,底板3通过电动升降机7的升降围绕转动轴9旋转;通过垃圾房5正面设置双开房门11,平时关闭;垃圾房5的一个侧面设置楼梯10,开有一个垃圾投入口13,垃圾投入口13可以设置门,垃圾投放后关闭垃圾门;垃圾投入口13上方安装电控箱12,控制电动升降机7,电控箱12最好使用可调式定时自动行程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江海,未经李江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