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差速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1389.X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广;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广;邓东 |
主分类号: | B03B5/28 | 分类号: | B03B5/2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7200 云南省昭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机,尤其是一种用水力分离固体颗粒的分离机,属于固体颗粒分离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力固体颗粒分级机多为机械搅拌式水力分级机,需要配备动力装置,不仅消耗电能,而且体积大,占地,配置困难。筛板式槽型水力分级机,又称典瓦(Denver)型水力分级机,是利用筛板造成的干涉沉降条件,来分离不同质量的固体颗粒物的专用设备,常作为矿浆分离设备而应用于选矿行业。其为一带空腔的锥形体,锥形体内使用垂直设置的隔板将空腔分成4~8个分级室,在距离室底一定高度的位置设有筛板,筛板上开有36~72个直径为3~5mm的筛孔。混有颗粒物的物料自上方或侧边依次进入各分级室中,压力水则由筛板下方进入,穿过筛孔流向上方,且在上升过程中的水流速度逐渐减小,从而对筛板上方分布着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干涉沉降,使不同质量的固体颗粒自下而上由重到轻进行分层,这样使大质量颗粒物最先通过筛板中心孔排出,其次是排出次大质量颗粒物,如此即实现不同质量颗粒物的分离。但这种筛板式水力分级机常会因上升水流速度分布不均,或者筛孔数量,或者筛孔孔径大小,而引起二次回流搅动,最终影响分级效果和分级率,甚至难于继续分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分布均匀、结构简单、节能、分级效果好、分离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液体差速分级机,以适应对各种不同质量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分级处理,最终获得有用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液体差速分级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部的其上带进料口、出液口,其底部带锥口的混合仓,和下部的其上带进液口、出液进料口,其底部带出料口的均压仓,以及连接混合仓锥口及均压仓出液进料口的分离管,以便固体颗粒物自进料口进入混合仓,而液体自进液口进入均压仓均压后,经出液进料口而沿分离管向上流入混合仓中,以将固体颗粒物悬浮,减小固体颗粒物间的相互摩擦,使固体颗粒物能够自由运动,并在重力作用下,使大密度、大质量的固体颗粒物克服液体上流的阻力并沿分离管而下沉至均压仓中排出,而密度、质量较小的固体颗粒物因不能克服液体上流的阻力而难于下沉,从而使密度、质量不同的固体颗粒物得到分离。
所述均压仓底部设有集料室,集料室的顶部设开闭口,底部设出料口,侧部设补液口,以便大密度、大质量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进入均压仓后,经开闭口进入集料室内,再通过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补液口补液。
所述集料室顶部的开闭口通过铰链铰接有顶盖,底部出料口通过铰链铰接有底盖,侧部的补液口与补液管相连,以便沉降的大密度、大质量的固体颗粒物进入集料室内至出料量时,先关闭集料室顶部的开闭口,使集料室与均压仓分隔,再开启集料室底部的出料口出料,料出完后关闭出料口,通过补液管经侧部补液口向集料室内补注液体至满后,开启集料室顶部的开闭口,以备集料,同时保持均压仓均压,以提供连续、均匀、压力稳定的流体。
所述均压仓内倾斜设置导料板,导料板上端固定在均压仓顶部,下端与均压仓底部的集料室相接,以将沉降的大密度、大质量的固体颗粒物沿导料板导入集料室中,便于排出。
所述混合仓锥口上方一侧设有副集料室,副集料室的顶部设带盖的开闭口,底部设带盖的出料口,侧部连接有补液管,以便中、小密度或质量的固体颗粒物进入副集料室至排出量后,开启盖口使颗粒物沉入下方的排料嘴,再关闭盖口,然后开盖排料,排料完毕后关闭排料嘴,再通过补液管向副集料室补液,待补液满后,开启上部的开闭口以备集料,同时保持混合仓的均压,以提供连续、均匀、压力稳定的流体。
所述混合仓底部的锥口设一个,或者设多个,与锥口相连的分离管及连接分离管下端的均压仓出液进料口、集料室也对应设为一个或多个,以构成单级多管分离,增加分离沉降通道,提高分离效率。
所述混合仓上部通过分离管与上方的混合仓相连,以构成至少二级混合分离,从而实现质量不同的固体颗粒物的多级分离,且自上而下固体颗粒物的质量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广;邓东,未经孙文广;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