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BOPP密封加强层的聚苯材料内置管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1651.0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pp 密封 加强 材料 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楼板结构中的填充物。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大跨度、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为了减小结构自重或者增强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音、减震效果,需要在混凝土里面加入一些轻质填充材料作为内模,用轻质填充材料内模来代替部分混凝土基本不会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且可以大大减轻结构的自重。目前已有一种使用轻质发泡材料的内模,但是材料本身表面较软,外力过大时容易变形,在施工过程中易被紧邻的钢筋或其他硬物挤压破坏。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有公开号为CN201158891的申请文件就公开了一种PCM带硬质加强层的轻质发泡材料内模,其方案是:它由轻质发泡材料本体、硬质加强层、外裹密封层构成,在施工中填充件主要的受力面(上、下表面)涂抹或粘贴硬质加强层;最后在填充管周圈缠绕或涂刷一层密封层,所述硬质加强层的形成方式有直接涂抹和粘贴两种:其一是直接涂抹后期硬化材料(如带内置网格的粘性水泥砂浆层)形成;其二为粘贴片状材料(如水泥板、硬质塑料片、高密度板、陶瓷或金属片)而形成。其方案存在以下缺点:对主要受力面整体设置了加强层,增加了内模的自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重较轻的BOPP密封加强层的聚苯材料内置管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其包括轻质填充体、加强体和密封层。在轻质填充体主要的受力面(即其上表面与或下表面)设有加强体,所述加强体呈框状设在所述受力面的边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与背景技术相比减少了加强体的体积,减少了内模整体的自重,节约了材料。
进一步:在所述轻质填充体上设有孔与或槽,所述孔与或槽的壁上设有密封层。此特征便于在施工中通过水管与或电线等各种管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设有密封层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在此不再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柱状的轻质填充体1,然后在轻质填充体1的中间开一直通孔4,然后在轻质填充体1的上下表面沾接方框形的木质的加强体2,然后使用BOPP薄膜把轻质填充体1及加强体2整体包裹形成密封层3,至此一个完整的BOPP密封加强层的聚苯材料内置管模就完成了。
施工时,先铺设底模板,在底模板上分区放样,标出每个内模在空心板中的平面位置。然后在底板上绑扎下层钢筋,然后按规定的位置和力向安放内模及格栅。然后绑扎板的上层钢筋,再将所述格栅与周围的钢筋固定,做好抗浮措施。然后就可以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底模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将所述加强体的材料改为水泥、塑料、陶瓷、金属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