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振打圆形湿式静电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1801.8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夏凤毅;赵修华;洪亚军;胡立芳;李金页;黄立建;武小鹰;徐鸿;蒋超;邵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敏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40;B03C3/78;B01D53/78;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华市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振打 圆形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免振打圆形湿式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负极由不同断面形状的金属导线制成,叫放电电极。正极由不同几何形状的金属板制成,叫集尘电极。静电除尘器的性能受粉尘性质、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三个因素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是评价导电性的指标,它对除尘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比电阻过低,尘粒难以保持在集尘电极上,致使其重返气流。比电阻过高,到达集尘电极的尘粒电荷不易放出,在尘层之间形成电压梯度会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除尘效率下降。静电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耗能少,除尘效率高,适用于除去烟气中0.01-50µ;m的粉尘,而且可用于烟气温度高、压力大的场合。实践表明,处理的烟气量越大,使用静电除尘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越经济。但是对于静电除尘器上正极的灰尘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静电除尘器是通过电荷集尘的,如果集尘的极板上积尘过厚将大大影响集尘效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振打的方式对于集尘极板进行处理,通过物理方式将极板上的灰尘敲击下来,进行回收。这样做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是带来的缺点是噪音大,会导致极板略微变形会影响电荷集尘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也有湿式喷淋除尘器,通过喷淋达到免振打的效果,并且在喷淋液中加入氨水和氢氧化钙等, 同时做到脱硫和脱硝。如公开号为10167021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湿式喷淋除尘器》中就公开了一种湿式喷淋除尘器,其壳体的上部是除雾区、中部是收尘区、下部是荷电区、除尘器壳体的顶部是出风口、底部是灰斗,固定在树脂螺旋管上的离子喷头的电晕针与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在收尘区内的水管沿圆周均匀布置扇形喷嘴,扇形喷嘴的气相接头与风管沿圆周的出头连接,供风管与风管相连接,供水管与水管相连接,风管与水管在同一平面内,风管出头与水管上的喷嘴气相接头相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将湿式喷淋除尘与静电除尘结合在一起,设备投资小、成本低、占地少,除尘器电晕放电是在清洁的离子喷头内进行的,不受烟气性质的影响,可对粘、湿、细微的粉尘、对含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进行处理,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该湿式喷淋除尘器效率很低,这是由于它并没有把湿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结合在一起,而仅仅将含有湿式除尘功能的部分和含有静电除尘功能的部分简单拼接在一起,也没有考虑到湿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现有技术中对于湿式喷淋除尘器的方案还有不少,但是都还存在一些没解决的问题,比如湿式除尘器会导致静电除尘器中产生的电荷受到影响,而且使得静电除尘器的极线上积灰更严重,极线上的积灰无法清除。喷淋产生的水膜会对反应桶内的烟气传送带来不良影响,减慢烟气的传输,使得脱硫、脱硝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免振打圆形湿式静电除尘器,实现了可行的免振打,极线上不会积尘,通过旋流使得进风口的烟气和喷淋设备中的喷淋液之间合理交汇,充分脱去烟气中的细小微粒以及硫、硝,又不会影响烟气导通,除尘效果好。
为了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免振打圆形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圆形反应桶,反应桶内侧壁为极板,反应桶顶部固定有单元框,单元框上安装有极线,反应桶底部侧壁上通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反应桶顶部设有出风口,反应桶内还设有与极线平行的固定的喷淋管,喷淋管固定在反应桶顶固定架上,长度为反应桶高度的2/3,喷淋管上纵向均匀设置喷淋头。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朝向极板方向直线喷洒喷淋液,喷淋液和反应桶截面的直径不重合。并且喷淋头、喷淋头喷洒的喷淋液在极板上的落点、反应桶横截面的圆心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的结构使得喷淋液以一定角度喷淋到极板表面,形成一个旋流,这样的旋流就能和反应桶内的烟气充分反应,达到良好的脱硫脱硝效果。
优选的,反应桶底部侧壁设有2-3个进风口,进风口均匀分布在反应桶底部的侧壁上,并和圆形的反应桶切线方向呈15-30度的夹角。这样的结构使得烟气在反应桶内形成旋流上升,上升速度快,而且分布均匀,有利于除尘。
优选的,反应桶底部的侧壁位于进风口上方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避免喷淋液喷淋到极板上形成的水膜破坏进风口烟气旋流的形成。
优选的,出风口设置在反应桶顶部中心位置。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出风和喷淋系统不会相互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敏,未经蒋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1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泵车及其输送管定心支撑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混凝土墙柱模板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