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整流无功补偿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2666.9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波;李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凯星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整流 无功 补偿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整流无功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非恒定性,整流电路会产生大量且变化的滞后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偏低,不符合电网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以满足其要求。而三相同时补偿技术复杂且很难控制,很容易造成的过补偿和欠补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自动完成无功补偿且能滤掉电路中的各种次生谐波的三相整流无功补偿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整流无功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整流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无功补偿模块并联接入三相整流模块。
所述的三相整流模块包括U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V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和W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这三部分电路通过中性线N相互连接。
所述的无功补偿模块包括分别与U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V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和W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相连接的U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V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和W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
所述的U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包括L1,L1连接由D1、D2、D3、D4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入端,D1、D2、D3、D4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C1、C2。
所述的V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包括L2,L2连接由D5、D6、D7、D8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入端,D5、D6、D7、D8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C3、C4。
所述的W相对中性线倍压整流电路包括L3,L3连接由D9、D10、D11、D12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入端,D9、D10、D11、D12所组成的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C5、C6。
所述的U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包括主动PFC1和主动PFC2,主动PFC1与D1、D2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主动PFC2与D3、D4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
所述的V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包括主动PFC3和主动PFC4,主动PFC3与D5、D6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主动PFC4与D7、D8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
所述的W相主动无功补偿和谐波处理电路包括主动PFC5和主动PFC6,主动PFC5与D9、D10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主动PFC6与D11、D12和中性线N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三相整流无功补偿电路采用了U、V、W三相分别对中性线进行倍压整流、滤波和主动无功功率补偿,其中主动无功功率补偿采用了主动PFC补偿电路,在主动无功补偿的同时,对电路中的次生谐波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真正实现了功率因数实时补偿,不会造成过补偿和欠补偿的问题,功率因数可达到0.9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U相整流无功补偿结构原理图。
图4是单相正半周期电流滞后电压图。
图5是单相正半周期整流补偿后电压电流图。
图6是单相负半周期电流滞后电压图。
图7是单相负半周期整流补偿后电压电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凯星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凯星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2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微电网的监控系统
- 下一篇: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中的开关量输出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