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炉底用新型全密闭排铅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3021.7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中;牛天仓;王群德;李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利中;牛天仓;王群德;李中伟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炉底用 新型 密闭 排铅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底用新型全密闭排铅槽。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含铅量较多的铁矿石时,在炉底有低熔点的铅溶液生成,高炉炉底如果不设置排铅槽,铅溶液就无法排出,很容易在炉底沿炭块缝隙把炉底炭块顶起,破坏炉底炉衬结构。过去排铅槽的结构是在炉底炭块表面开槽,在槽内放置3块组合的粘土质排铅槽砖,其中2块经加工对接成沟槽,另一块为盖砖。这种结构复杂,单砖加工数量多、施工难度大、时间长,且砌筑砖缝多密封性差,铅溶液很容易从砖缝中渗出,破坏炉底炭砖内部组织,影响整个炉衬结构,再加上出铅口冷却壁的水冷,造成铅溶液凝固堵塞出铅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炉底用新型全密闭排铅槽槽,通过对排铅槽单砖形状的改进,减少材料的投资费用,延长炉底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底用新型全密闭排铅槽槽,由通用砖、三通砖、四通砖和端部砖砌筑在炉底炭块沟槽内并在周边填充有炭素捣打料构成,在排铅槽的出铅口处设置保温砖,所述通用砖为中间设置通孔的砖,三通砖为中心设置丁字孔的砖,四通砖为中心设置十字孔的砖,端部砖为一端设有盲孔的砖。
所述的通孔、丁字孔、十字孔和盲孔的孔径是相等的。
所述通用砖、三通砖和四通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所述端部砖的盲孔端设置有凸起。
所述通用砖、三通砖和四通砖两端的凸起和凹槽的直径均大于通孔、丁字孔、十字孔和盲孔的孔径;端部砖的凸起和通用砖的凹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排铅槽单砖形状的改进,使排铅槽结构简单实用,减少材料的投资费用,施工方便,缩短砌炉的时间,砖与砖之间相互镶嵌砌筑,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排铅槽占用面积小,对炉底的传热影响小,并且能够使铅溶液更加顺利的通过排铅槽排出炉外,减少对炉衬结构的破坏,延长炉底使用寿命,新型全密闭排铅槽结构简单,排铅槽是由一块砖钻孔形成,是全密封闭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D-D向视图;
图5为图4中C-C向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通用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用砖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砖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四通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四通砖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端部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端部砖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一种高炉炉底用新型全密闭排铅槽槽,由通用砖1、三通砖2、四通砖3和端部砖4砌筑在炉底炭块6的沟槽内并在周边填充有炭素捣打料7构成,在排铅槽的出铅口处设置保温砖5,如图6、7所示,通用砖1为中间设置通孔8的砖,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起9和凹槽10;如图8、9所示,三通砖2为中心设置丁字孔11的砖,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起9’和凹槽10’;如图10、11所示,四通砖3为中心设置十字孔12的砖,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起9”和凹槽10”;如图12、13所示,端部砖4为一端设有盲孔13的砖,砖的盲孔端设置有凸起9”’。其中通孔8、丁字孔11、十字孔12和盲孔13的孔径是相等的;所述通用砖1、三通砖2、四通砖3和端部砖4两端的凸起和凹槽的直径均大于通孔、丁字孔、十字孔和盲孔的孔径。
使用时,把通用砖、三通砖、四通砖组合成排铅槽按使用部位不同分别砌筑在炉底炭块沟槽内,并使用端部砖封孔,砖与砖之间直线连接,前端凸起部位插入后面凹槽部位,砖两端相互咬砌,提高了排铅槽的密封性,在通用砖、三通砖、四通砖和端部砖的周边填充炭素捣打料,在出铅槽口设置排铅槽保温砖,同层砌筑,以防冷却壁处温度低,铅溶液凝固排不出去,在铅液出口处采用保温措施,解决了由于冷却壁温度低造成铅溶液凝固堵塞出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利中;牛天仓;王群德;李中伟,未经唐利中;牛天仓;王群德;李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