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钴矿浸出液中二价铁的氧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3260.2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苏中府;胡雷;沈建中;孙灿;张海华;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钴矿 浸出 二价 氧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钴湿法冶炼行业铜钴矿浸出液中二价铁的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铜钴矿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Fe,这部分Fe主要以Fe2+的形态存在于溶液中,必须对其进行氧化处理,使之成为Fe3+,才易采用除铁方法从溶液中脱除出去。
Fe2+的氧化通常可以使用氧化剂双氧水,习惯做法是将双氧水直接注入混合槽中与浸出液直接混合,以达到氧化Fe2+的目的,由于这种方法是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且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双氧水分解释放出的部分氧气极易从槽体内释放到空气中,未起到充分氧化Fe2+的作用,从而导致双氧水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铜钴矿浸出液中二价铁的氧化设备,以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钴矿浸出液中二价铁的氧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串联的管道混合器、二个密闭氧化罐和氧化缓冲槽,二个密闭氧化罐相串联,管道混合器上安装有二根进液管和一根出液管。采用管道混合器先将含Fe2+的铜钴矿浸出液与双氧水进行预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进入氧化罐中进一步进行氧化反应,保证溶液中的Fe2+能全部被氧化成Fe3+;另外增加一个氧化缓冲槽,用以保证Fe2+的全部氧化,如果氧化罐出口流出的溶液Fe2+的氧化不合格,可在氧化缓冲槽中补加入双氧水,保证其氧化合格。
上述的氧化设备,所述的密闭氧化罐包括支座和安装在支座上的密闭罐体,罐体的底部开有一进料孔,罐体的顶部开有一出液孔和一预留孔,罐体上开有一人孔和一挂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使整个氧化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释放的氧气没有释放出去,延长了氧气在溶液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双氧水的利用率;2)整个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生产环境较好;3)整个生产系统结构简单,占地较少,同时减少了以前混合除铁前液与双氧水的搅拌槽,节约了能源消耗。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闭氧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铁前液;2、双氧水;3、管道混合器;4、密闭氧化罐;5、氧化缓冲槽;41、预留孔;42、出液孔;43、挂耳;44、人孔;45、进料孔;46、支座;47、密闭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氧化设备,管道混合器3、二个密闭氧化罐4和氧化缓冲槽5依次串联在一起,二个密闭氧化罐4相串联,管道混合器3上安装有二根进液管和一根出液管。所述的密闭氧化罐4由支座46和安装在支座上的密闭罐体47组成,所述罐体47的底部开有进料孔45,罐体47的顶部开有出液孔42和预留孔41,罐体上开有人孔44和挂耳43。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如下:除铁前液1(即铜钴矿浸出液)与双氧水2在管道混合器3中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进入密闭氧化罐4,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两个密闭氧化罐串联在一起,氧化后的溶液进入氧化缓冲槽5,并从氧化缓冲槽5中流入后面的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氰化贵液中电解金的柱状膜电解槽
- 下一篇:钻削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