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量沉降专用的标志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3831.2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粤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越轶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沉降 专用 标志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物测量沉降程度的用于测量沉降专用的标志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管理测量标志是在陆地和海洋标定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标记的总称。所述的觇标是建在地面上或其他建筑物顶部的测量专用标架,作为观测照准目标和供升高仪器位置之用。所述的标石一般埋于地下,用于测量和标定控制点地理坐标、高程、重力、方位、长度(距离)等方面。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测量或检测建筑物程度的检测结构,该检测结构是由一端设有向上凸出钩体的钢筋棍及用于插设钢筋棍一端的设置于建筑物上的插设孔构成的。由于所述的设有钩体一端突出于建筑物侧面的一段距离,容易使得给过路人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导致其不安全的隐患发生。因所述的钢筋棍长期野露于外面以及其自身重量的作用,容易使得所述的钢筋棍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其被测量或检测建筑物沉降程度与建筑物实际沉降程度的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不安全隐患发生、减少被检测或测量建筑物沉降程度与建筑物实际沉降程度之间的误差的用于测量沉降程度专用的标志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沉降程度专用的标志工具,其包括埋藏于建筑物内部的管筒以及置于管筒内部的移动杆,所述的管筒内部设置有可使移动杆向内或向外旋转移动的内螺纹孔。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移动杆包括置于管筒内部的外螺纹、置于管筒外端的螺帽部以及设置于外螺纹与螺帽部之间的锥度部。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管筒是由一端为实心的而另一端设置有与移动杆上外螺纹相互齿合的内螺纹孔构成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螺帽部是由螺帽构成的,所述的锥度部是由圆锥体构成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管筒的一端的外表面周围分别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处开设有一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的管筒内部设置有可向内或向外移动的移动杆,管筒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孔,若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旋转入管筒内部,进行测量或检测;若不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旋转出管筒,同时在管筒上旋转装上盖封,从而使得可以避免不安全隐患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自身重量作用引起的变形,从而达到减少被检测或测量建筑物沉降程度与建筑物实际沉降程度之间的误差;可以有利于提高被测量的结果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测量沉降程度专用的标志工具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测量沉降程度专用的标志工具,其包括埋藏于建筑物内部的管筒1以及移动杆2。
所述的移动杆2包括置于管筒1内部的外螺纹21、置于管筒1外端的螺帽部22以及设置于外螺纹21与螺帽部22之间的锥度部23。
所述的管筒1是由一端为实心的而另一端设置有与移动杆2上外螺纹21相互齿合的内螺纹孔11构成的。
所述的管筒1的一端的外表面周围分别设置有凹槽13,该凹槽13处开设有一穿孔14,有利于增加建筑物与管筒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帽部22是由螺帽构成的,所述的锥度部23是由圆锥体构成的。所述的内螺纹孔11与外螺纹21相互齿合的。
先将所述的管筒1埋设于建筑物内部,再将所述的移动杆2向内旋转于管筒1内部,移动杆2上的外螺纹与管筒1内部的内螺纹孔11相互齿合,即可。若测量时,将所述的移动杆2从管筒1内部选出,即可。
若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2旋转入管筒1内部,进行测量或检测;若不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2旋转出管筒1,同时在管筒1上旋转装上盖封,
综上所述,因所述的管筒1内部设置有可向内或向外移动的移动杆2,若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2旋转入管筒1内部,进行测量或检测;若不测量时,则可以将移动杆2旋转出管筒1,同时在管筒1上旋转装上盖封;从而使得可以避免不安全隐患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自身重量作用引起的变形,从而达到减少被检测或测量建筑物沉降程度与建筑物实际沉降程度之间的误差;可以有利于提高被测量的结果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越轶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越轶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