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库源头降锰取水组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3888.2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寅明;周广柱;陈明全;张坤;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36 | 分类号: | E03B3/36;C02F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库 源头 取水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给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在水库源头实现降锰取水的水库源头降锰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中锰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水库水温分层而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冬春季节水温稳定时或夏秋季节水库水温分层明显时,水库表层水中锰的含量始终最低,浊度最小。因此,取水应取水面下约50厘米处的表层水。
现有技术中,降锰取水装置基本能实现表层取水,然而却不能实现源头降锰取水。水处理中的除锰装置能够实现对锰的去除,但需投入复杂工艺,操作麻烦,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库源头降锰取水组合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库源头降锰取水组合装置,包括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管道连接装置以及降锰装置,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从水库中取水后,经管道连接装置输送至降锰装置,再经降锰装置除锰后流入集水池。
上述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包括浮箱与水箱,浮箱设置在水箱的上方,在浮箱与水箱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在水箱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的进口与浮箱、水箱之间的空间区域相连通,取水管的出口与降锰装置相连通。
上述取水管进口处的外围设置有筛网。
上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与通气管的一端相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气泵相连通;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进排水管。
上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铰链通臂,铰链通臂的一端铰接在表层取水装置的下方,铰链通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坝底构筑物上,在铰链通臂上固定取水管与通气管。
上述降锰装置包括降锰室,降锰室的下部固定在地表构筑物上,在降锰室内上下依次设置有配水管、分水隔板、第一带孔隔板、第二带孔隔板、石英砂滤床、锰砂滤床与承托层,所述配水管的进口端与取水管的出口端相连通。
上述降锰室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口端相连通,出水管的出口端通入集水池。
上述降锰室内设置有微孔布气管,微孔布气管设置在第一带孔隔板与第二带孔隔板之间,微孔布气管的进气口与进气管道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的一端口处;所述降锰室的上部设置有排气管。
上述降锰室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冲洗排水孔与反冲洗进水孔,在与反冲洗进水孔相连的反冲洗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洗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而且降锰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锰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水库源头降锰取水组合装置,包括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1、管道连接装置2与降锰装置3,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1从水库中取水后,经管道连接装置2输送至降锰装置3,再经降锰装置3除锰后流入集水池4中。
上述压力式表层取水装置1包括浮箱101与水箱102,浮箱101设置在水箱102的上方,在浮箱101与水箱102之间设置有多根固定杆103,并通过多根固定杆103将浮箱101与水箱102固定连接在一起,整体呈圆柱体结构。水箱10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取水管104,取水管104的进口与浮箱101、水箱102之间的空间区域相连通,在取水管104进口处的外围设置有两层筛网,为了方便描述将其分别称为第一层筛网105与第二层筛网106,第一层筛网105位于第二层筛网106的外围。在水箱102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与通气管107的一端相连通,通气管107在与通气口连接处弯折;在水箱102的下方设置有进排水管108。
为了进一步增加浮箱101与水箱10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浮箱101上设置有螺杆109,螺杆109与固定杆103焊接在一起。
上述管道连接装置2包括铰链通臂201,铰链通臂201的一端铰接在表层取水装置1的下方,铰链通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坝底构筑物5上,在铰链通臂201上分别固定取水管104与通气管107。其中,取水管104的出口与降锰装置3相连通,在取水管104上设置有阀门;通气管107的一端与三通阀202的一端出口相连通,三通阀202的一端进口通过管道与气泵20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橇装注水站水箱
- 下一篇: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