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078.9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虎;刘志刚;牛建中;田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6 | 分类号: | B28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陶瓷 挤压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的设备,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蓄热燃烧技术是高温燃烧领域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节能环保技术,蓄热燃烧系统温度效益及热效益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蓄热体的性能。20世纪80年代,蓄热体开发取得突破,出现了小直径球状及点焊状(卵石状)陶瓷体,使蓄热结构紧凑,与烧咀成一体,但使用中产生的压降大,热面积也有限。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首先发明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该技术通过换向装置使两个蓄热室交替吸热放热,最大限度地回收烟气的热量,再把炉内的助燃空气和煤气加热到1000℃以上,即使低热值的劣质燃料也能实现稳定着火和高效燃烧。而应用实践表明,HTAC技术的关键是能否研制出高性能的蜂窝陶瓷蓄热体。高性能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必须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热震稳定性好、强度高、蓄热量大、导热性能好等优点。
蓄热体生产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蜂窝陶瓷蓄热体的质量。我国蜂窝陶瓷蓄热体生产行业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缺乏先进的大规模连续自动化生产设备,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特别是蜂窝陶瓷毛坯在真空成型时的切割工艺,现有设备采用的是分两次切割成型,不仅需要操作人员较多,而且一次装料可产出产品较少,同时对模具以及成型机的寿命也有较大影响,生产效率低,而且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疲劳情绪等因素,导致产品变形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化一次切割成型设备,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连续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包括一平面模具、托盘以及定位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托盘位于挤压成型机的下方,所述定位检测装置位于托盘上方且用于确定挤出长度为毛坏所需长度。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成型机的基础上做出改造,加装定位装置,并把成型机模具出口由凹形改为平面,提高导向精度。
本实用新型对原有设备做出以下改造:
1、将两次(线)切割成型改为一次切割成型(含模具接口改造和产品长度自动控制);
2、将成型挤出时的导向精度由±2mm提高到±0.1mm;
3、将手工(弯线)切割改为接近直线切割。
4、改造完成后操作人员可由6人减少到3人,劳动强度有所下降;一次装料可产出产品由10件(举例数据)提高到15件,生产速度有所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直角和平面有所提高(一头大一头小尚不能改变);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约50%(以产出合格品数量计算),成型机寿命相应延长;本工位单件耗电成本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挤压成型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其相对于现有的挤压成型及加装一个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所示:
1、本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是将现用的凹形模具2改为平面模具2。
2、本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是将现有的挤压成型机1的挤出装置下方加装一套定位检测装置4。
3、本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的托盘6置于挤压成型机的下方,启动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1,当毛坯下行至定位检测装置4时,定位检测装置4启动,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1停止,将坯体从图2中标记线8处切断,挤出长度即为毛坯3所需长度。
4、本实用新型蜂窝陶瓷挤压成型机减少了现有挤压成型机从标记线5处的第二次切割,同时也避免产生现有挤压成型机会产生的边角料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陶瓷砖用的活动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冲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