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五类线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803.2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祥;赖克中;张健荣;陈群峰;许祥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H04B7/1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五类线 传输 cdma2000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用于解决城中村、小区住宅、电梯等场合的无线信号覆盖。
背景技术
在经历了多年的室外大规模宏基站建设后,各大运营商已经纷纷把网络建设的重点转向小区覆盖、室内覆盖等需要深度覆盖的场合。相比宏基站简单的大功率、广覆盖的要求,在这些需要深度覆盖的场合对通信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功率小、低功耗、电磁辐射小、施工快捷、伪装性强、便于物业协调。目前用于小区覆盖、室内覆盖等深度覆盖场合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的干放+馈线解决方案,通过放置多个天线,用馈线把信号传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然而这种常规的解决方案有几个弊端,一个问题是馈线的损耗大,100米的1/2馈线在传输900MHz的高频信号时将损耗7dB ,一台10W的干放输出功率经过100米的馈线后只有2W的功率被传送到目的地,大部分的功率,足足有8W被浪费在馈线传输中,效率非常低;另一个问题是为了弥补馈线的功率损耗,又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干放,但是这样既增加了系统的造价,又由于多台干放的底噪叠加对基站上行造成了干扰,降低了基站灵敏度,影响上行信号接收质量;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常规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信号入户的问题,现在的建筑大多为钢筋水泥的框架结构,对信号衰减非常大,在一些情况下很难通过增大室外的天线发射功率满足室内覆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五类线通信设备,该设备有利于弥补馈线的功率损耗,提高基站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包括近端单元(CU模块)和远端单元(RU模块),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之间是通过五类线连接;所述的近端单元是由变频模块、监控模块、频分复用电路、双工器、衰减器、CDMA MODEM顺序连接组成;所述的远端单元是由变频模块、AGC电路模块频分复用电路、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衰减器、双工器、重发天线顺序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通信设备的效率低、对基站干扰大、造价高、无法实现信号入户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近端单元(CU模块)和远端单元(RU模块)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芯片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网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AGC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与计算机网络合路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之间是通过五类线连接;所述的近端单元是由变频模块、监控模块、频分复用电路、双工器、衰减器、CDMA MODEM顺序连接组成;所述的远端单元是由变频模块、AGC电路模块频分复用电路、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衰减器、双工器、重发天线顺序连接组成。
一个近端单元连接8个远端单元,所述近端单元为CU模块,远端单元为RU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于五类线传输的CDMA2000无线通信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一、变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温度和电压影响的RC振荡器电路
- 下一篇:装配式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