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的防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894.X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薄壁 铝合金 加工 变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工装,尤其是指一种防止动车端盖加工过程发生变形的装置,具体是有关350KM/H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的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350公里动车组牵引电机是铁道部技术引进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南车电机公司作为技术转让实际受让方,承担消化吸收实际转让方日本三菱电机的牵引电机和牵引变压器技术。此种牵引电机具有转速高、功率大,重量轻的突出特点。为了减轻电机的整体重量,电机结构设计时将前、后端盖传统的铸钢结构改为了铝合金铸件结构。因铝合金较钢材的热膨胀系数大,设计时将端盖与机座配合关系从传统的单止口配合改为双止口配合结构,热态时端盖外止口与机座内止口配合,冷态时端盖内止口与机座外止口配合。由于铝端盖的材料特性及壁薄的结构特点,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变形的现象,所以传统的加工工艺方法已经无法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机械加工过程中装夹力引起的变形而提出一种能够减少止口加工变形量的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的防变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的防变形装置,防变形装置由精车大端夹具和精车小端夹具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精车大端整体夹具至少包括一块内压板,内压板位于夹具体的中间部位,内压板通过内压板夹紧螺栓与夹具体连接在一起,并在将铝合金端盖安装在夹具体以后,通过内压板的端部连同铝合金端盖一起固定在上夹具体上;在内压板正上还安装一个吊环,用于安装内压板时用。精车大端整体夹具依靠内压板来固定铝合金端盖。
所述的精车小端夹具至少包括一块外压板,外压板位于铝合金端盖的外部,外压板为“L”形状,外压板通过外压板紧固螺栓与夹具体连接,并在将铝合金端盖安装在夹具体以后,通过外压板紧固螺栓的端部将铝合金端盖固定在夹具体上;精车小端整体夹具跟精车大端整体夹具的区别在于精车小端整体夹具不含内压板,主要靠外压板来固定铝合金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350KM/H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防变形装置及技术的应用,其可保证动车薄壁铝合金端盖加工时得到有效的固定,因此可以有效减小薄壁铝合金端盖机械加工过程中装夹力引起的变形,控制止口加工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车大端整体夹具夹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精车小端整体夹具夹紧示意图;
图中:1.外压板;2.夹具体;3.铝合金端盖;4.内压板;5. 外压板紧固螺栓; 6.吊环;7. 内压板夹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一种便于对于350公里动车组薄壁铝合金端盖快速加工装夹,且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关键止口变形量的装置,防变形装置由精车大端夹具和精车小端夹具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精车大端整体夹具至少包括一块内压板4,内压板4位于夹具体2的中间部位,内压板4通过内压板夹紧螺栓7与夹具体2连接在一起,并在将铝合金端盖3安装在夹具体2上以后,通过内压板4的端部连同铝合金端盖3一起固定在上夹具体2上;在内压板2正上还安装一个吊环6,用于安装内压板时用。精车大端整体夹具依靠内压板4来固定铝合金端盖3。
所述的精车小端夹具至少包括一块外压板1,外压板1位于铝合金端盖3的外部,外压板1为“L”形状,外压板1通过外压板紧固螺栓5与夹具体2连接,并在将铝合金端盖3安装在夹具体2上以后,通过外压板紧固螺栓5的端部将铝合金端盖3固定在夹具体2上;精车小端整体夹具跟精车大端整体夹具的区别在于精车小端整体夹具不含内压板4,主要靠外压板1来固定铝合金端盖3。
根据现场实际,可以选择图1的精车大端整体夹具或是图2的精车小端整体夹具,然后根据铝合金端盖的尺寸调整压板的位置,位置调整好之后再用螺栓或者螺柱固定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支架结构
- 下一篇:双镶嵌结构的形成方法及半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