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水泵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4953.3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辉;梁丽;陈杰;李慧军;由毅;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张向飞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水泵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水泵,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水泵叶轮。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其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地应用。汽车水泵,尤其是直锥形吸水室的水泵,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需要最大化地简化水泵叶轮,但是目前此类简化的水泵叶片缺很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水泵叶片汽蚀现象,主要区域在叶片的压水面中间部分,这严重影响了水泵的性能及可靠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人们对汽车水泵做出了各种各样设计和改进,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叶片交错的汽车水泵叶轮[申请号:200620030691.0;授权公告号:CN200952491Y],其具有叶轮轮毂,叶轮轮毂的端部固连叶轮盖板为一体,叶轮盖板上环绕设置有叶片,相邻的叶片之间形成水道,叶片为长叶片和短叶片,长叶片和短叶片沿圆周交错对称分布,长叶片的叶轮型线为双曲率圆弧,出口角为前弯线,叶片内侧高端的叶角为锐角;短叶片的叶轮型线为双曲率圆弧,出口角为前弯式,叶片内侧高端的叶角为钝角。
上述的叶片交错的汽车水泵叶轮采用长叶片和短叶片交错分布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进口排挤量,降低液体冲击损失,但是这种汽车水泵叶轮的抗汽蚀能力不是很高,而且加工不方便,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抗汽蚀性能好的汽车水泵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水泵叶轮,包括叶片和飞轮状的轮盘,所述的轮盘中心具有供驱动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的叶片环绕连接孔固连于轮盘同侧的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为弧形叶片,且所述的叶片靠近连接孔的进口端具有斜面或弧形面。
本汽车水泵叶轮在现有水泵叶片的基础上,不需要对叶片流线形式进行复杂的设计,只对叶片进口端进行了切削加工,加工出斜面或弧形面,加工方便、快捷。
因为防止水泵汽蚀发生的最终条件是水泵进水口压力要大于当时温度下的冷却液的汽化压力,而P=nRTA/Q,其中P为水泵叶轮进口端的压力,n为物质的量,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开式温度,A为叶片进口端的面积,Q为流量,叶片进口端加工的斜面或弧形面的面积大于原先叶片进口端端部的面积,即叶片进口端的面积A增大,这样在保持水泵原有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水泵叶轮进口端的压力P增大,从而提高了水泵抗汽蚀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水泵叶轮中,所述的斜面或弧形面垂直于轮盘端面。这样加工方便快捷。
在上述的汽车水泵叶轮中,所述进口端的厚度沿所述叶片的端部指向叶片中间的方向递增。叶片的厚度为沿连接孔径向的尺寸。
在上述的汽车水泵叶轮中,所述斜面或弧形面位于所述叶片靠近连接孔的内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水泵叶轮增大了叶片进口端的开口面积,在保持水泵原有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水泵的抗汽蚀性能,而且不需要对叶片流线形式进行复杂的设计,加工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水泵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片;2、轮盘;3、连接孔;4、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水泵叶轮包括叶片1和飞轮装的轮盘2,轮盘2中心具有供驱动轴穿过的连接孔3,叶片1环绕连接孔3固连于轮盘2同侧的端面上,叶片1为弧形叶片,叶片1靠近连接孔3的进口端具有斜面4,并且斜面4垂直于轮盘2端面。当然斜面4也可以由弧形面替代。
本汽车水泵叶轮在现有水泵叶片1的基础上,不需要对叶片1流线形式进行复杂的设计,只对叶片1进口端进行了切削加工,加工出斜面4,加工方便、快捷。
汽车水泵在使用时,水泵中的冷却液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水泵壳体的边缘,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冷却液从出水管流出,叶轮靠近连接孔3的端口由于冷却液被甩出而压力降低,因为水泵进水管与叶轮此处的存在压差,冷却液从水泵进水管被吸入叶轮中,叶轮靠近连接孔3的端口为进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4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