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5597.7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南;赵宝东;沈建伦;张尚垛;陆建伟;许明富;李红良;屠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吹风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环吹风生产装置,尤其是一种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长丝生产生头作业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能否将废丝减少的重要一环,在节能降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用于纺织行业最先进的设备是涤纶纺丝装置外环吹设备,该设备固有的设计特点及工作原理不同于原侧吹设备,该装置是使用风筒,风向是垂直向下吹,因此,丝条下降的速度远远快于员工的投丝速度,丝条很容易被风带入油架内侧,堆积成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出下缺陷:1、从纺丝操作上看,员工的投丝速度及投丝成功率要低于侧吹设备;2、从投丝操作消耗员工体力上看,由于外环吹设备不利于投丝,耗时太长,员工投丝时消耗体力大,且速度慢的员工根本无法完成正确的投丝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业中部分环吹装置油架上方安装盖板,由于盖板的安装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还会有以上同样的不好投丝等弊端,同时又由于盖板的安装会导致部分风筒内吹出的垂直向下的冷却风被盖板挡住,反弹向上,引起丝条晃动,从而影响丝的内在品质,如条干CV%值大,断裂伸长不匀,CV%值大等诸多方面,因此,该方案不能有效的解决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涤纶环吹风设备不能有效地满足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提高投丝成功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它包括环吹风筒、风室和纺丝油架,在环吹风筒和纺丝油架间设有一可翻起的导向板。
优选的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导向板安装在风室里板上或纺丝油架的两侧或风室立板上,所述的导向板最好高于丝纺油架1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板包括板体,板体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铰链结构,其另一端设有磁铁,所述板体上分布有通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板体为白铁皮或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可改变投丝时的风向,同时避免丝条进入油架内侧,通过使用该装置,有利于员工投丝操作,又减少体力的消耗,节省时间,节省废丝,投丝时由原来的2到3人操作可减少到一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大大提高了投丝生头速度及工作效率,一次性投丝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环吹风筒1、风室2、纺丝油架3、板体4、铰链结构5、磁铁6、通风孔7、里板8、立板9、导向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10装置,它包括环吹风筒1、风室2和纺丝油架3,在环吹风筒1和纺丝油架3间设有一可翻起的导向板10,导向板10包括板体4,板体4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铰链结构5(本实施例描述的铰链结构5为两个可转动的轴),其另一端设有磁铁6,所述板体4上分布有通风孔7,该导向板10的铰链结构5安装在风室2里板8上,并且该导向板10高于丝纺油架1厘米,平放在油架上时可稍向下倾斜,有利于风向外流通。所述的板体4为白铁皮,也可以是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
在纺丝油架3上方安装导向板10,在导向板10上安装磁铁6,用两个可转动的轴固定导向板10于风室2里板8上,生头时将导向板10放下,生头后及时将导向板10翻起,使磁铁6吸在里板8上,通风孔7可将部分风泄掉,容易生头。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涤纶环吹风生头导向板装置,可改变投丝时的风向,同时避免丝条进入油架内侧,通过使用该装置,有利于员工投丝操作,又减少体力的消耗,节省时间,节省废丝,投丝时由原来的2到3人操作可减少到一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大大提高了投丝生头速度及工作效率,一次性投丝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
当然,导向板10的安装方式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将该导向板10装在油架两侧,或者该导向板10装在环吹风装置风室2两侧立板9上,高度比油架水平高度稍高1公分即可,平放在油架上稍向下倾斜,有利于风向外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5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合板胶粘剂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碳补胎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