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碟式喷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6682.5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谈晓锋;于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球龙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喷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碟式喷溅装置。
背景技术
喷溅装置是安装在冷却塔内用来喷淋溅散水滴的,喷淋溅散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目前在工业循环水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广泛应用的喷溅装置有反射型和TP-II型,这两种喷溅装置的喷溅效果不相上下,各有利弊,反射型喷溅装置具有两个反射盘,即上盘和下盘,配水管下来的水垂直冲击下盘后一部分溅散到设置在下盘上方的上盘,然后再由上盘溅散到填料中去,溅散效果较好,基本没有中空现象,但这种喷溅装置受到水头影响会降低溅散效果,一般要求最低水头不得低于喷嘴出口直径的六倍,在低水头情况下溅散效果极差,且由于上下盘之间间距受到限制容易造成堵塞;TP-II型没有上盘,首先坚决了堵塞问题,溅散均匀性较好,唯一不足就是中空面积较大,水滴较粗,给设计交叉组合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溅散的水滴越细、水滴越小、均匀性越好,布水均匀的固定碟式喷溅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碟式喷溅装置,具有进水管、支撑架和溅水碟,所述溅水碟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进水管下部;所述的溅水碟底盘中部设有螺旋状立体条纹的溅水拱,其圆周边缘设有两圈反射齿。
上述固定碟式喷溅装置的两圈反射齿分别是内层反射齿和外层反射齿,外层各反射齿与溅水碟表面形成夹角γ,内层各反射齿与溅水碟表面形成夹角β,且γ>β>90°。
上述固定碟式喷溅装置的内层反射齿和外层反射齿的每个齿与溅水碟之间设有三角分水肋。
上述固定碟式喷溅装置的溅水碟上方设有一圈带角度的反射瓣,其反射方向指向溅水碟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溅水碟底盘中部设有螺旋状立体条纹的溅水拱,有效改变水流方向,使水流在空中产生一定的弧线,延长热交换时间;
(2)两圈不同角度的反射齿,扩大了溅水范围,布水均匀;反射齿底部拐角处设有三角分水肋,既可以加强反射齿与溅水碟连接,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分流水滴,提升喷淋溅散效果;
(3)溅水碟上方设有一圈反射瓣,不会造成堵塞,使该喷溅装置更趋完美,而此反射瓣更加细分水滴,通过二次反射消灭喷溅装置自身下部溅水真空地带,进一步提升喷淋溅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溅水碟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瓣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4,一种固定碟式喷溅装置,具有进水管1、支撑架2和溅水碟3,所述溅水碟3通过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进水管1下部,溅水碟3底盘中部设有螺旋状立体条纹的溅水拱5,其圆周边缘设有两圈反射齿6,本实施例中两圈反射齿6分别是内层反射齿61和外层反射齿62,外层各反射齿62与溅水碟3表面形成夹角γ,内层各反射齿61与溅水碟3表面形成夹角β,且γ>β>90°,内层反射齿61和外层反射齿62的每个齿与溅水碟3之间设有三角分水肋4,溅水碟2上方设有一圈带角度的反射瓣7,其反射方向指向溅水碟3下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球龙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球龙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