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型腔的高聚物热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6995.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杨方洲;廖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51/30 | 分类号: | B29C51/3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型 高聚物 热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可变型腔的,用于高聚物以及复合材料满足制作不同力学性能测试的平行试样件的热压模具,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热压模具多为在阴模上设有阴模型腔,然后在阴模型腔内上部设有上阳模,下部设有下阳模,上阳模和下阳模在阴模型腔内相向运动,使阴模型腔内的材料成型,制备出的试样件尺寸单一。而对于结构高聚物及其复合材料材料而言,力学性能检测是必须的,根据此类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国家标准,如拉伸(GB3354-82和GB3355-82)、弯曲(GB3356-82)、压缩(GB1448-83)、剪切(GB3357-82)以及抗冲击韧性(GB1451-83)可知,每种检测试样件的尺寸差异很大,通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制造热压模具和生产平行试样件;而且,因为每次生产的工艺条件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所以难以保证每次生产的试样件都相同,给检测的结果带来误差。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高聚物以及复合材料制作的,能同时满足一次生产多个平行试样件的,且能生产不同规格尺寸试样件的热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不同尺寸要求,又能批量的生产高聚物以及复合材料的多个平行试样件的成型热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变型腔的高聚物热压模具,包括上阳模、阴模、下阳模,所述阴模内部有上下贯通的腔体,腔体的上下部分别与上阳模和下阳模配合,其特征在于:热压模具整体为长方体,所述上阳模、下阳模呈长方体的凸形台;所述阴模为上下空心的长方体,内部腔体横截面呈矩形,腔体的上部开有比腔体矩形各边长大6~10mm、距阴模上口25~40mm深的矩形槽与上阳模的凸台精密配合,阴模的腔体下部与下阳模的凸台精密配合;所述下阳模的凸台面的上面放置有阴模型腔垫板,再在其上放置短型腔板和长型腔板组成可变型腔组合;所述短型腔板和长型腔板的组合后的上、下面和端头面,上阳模、下阳模的凸台面,以及阴模型腔垫板的上、下面,阴模腔体的内表面,均按照配合关系相互贴合;所述短型腔板和长型腔板的侧面不与阴模腔体的内表面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短型腔板和长型腔板与阴模型腔垫板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高聚物热压模具的型腔的可变;上阳模凸台与阴模通过矩形槽贴合增加了接触面积,有利于热压模具通过上阳模向阴模传热;同时,分隔出的型腔因只通过短型腔板和长型腔板的端头和上下两面传热,避免了阴模腔体大从阴模壁直接给模料传递热量而产生的温度梯度的影响,保证了每个小型腔受热的均匀,热压条件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变型腔的高聚物热压模具,还配置有下高阳模,其与下阳模形状一致,只是凸台的尺寸高度比下阳模的凸台大,尺寸范围为H下高阳模≥H阴模腔体。所述下高阳模使用在方便脱模上,该下高阳模的凸台部分可方便地将产品从阴模型腔内顶出,实现脱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短型腔板、长型腔板和阴模型腔垫 板都有相互配套的各种规格;可变型腔组合是由2~4个短型腔板与3~5个长型腔板通过型腔板上下开的凹槽口,相互垂直连接成的“#”字形的立板框架,一次可将阴模的腔体分隔为四个一组的、共4~12个小型腔;再与配套的阴模型腔垫板组合,共组成三个尺寸区间段的不同规格的型腔,能够批量同时生产尺寸满足多个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多个平行试样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上阳模、阴模、下阳模和阴模型腔垫板的轴心线重合,如此压力均匀,可保证产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的试样件都是在同一工艺过程中制备的平行试样,具有可比性,检测结果误差小;而且,可根据需要对型腔的尺寸进行变化调整,热压生产不同尺寸的试样件,省时省工,试样件的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去掉上阳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型腔的各型腔板使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阳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阴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阴模型腔垫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阳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高阳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两种下阳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6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