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7098.1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水华;饶文涛;石洪志;林瑜;刘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12;F23D1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介质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泡沫陶瓷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多孔介质燃烧作为一种新颖的燃烧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与自由火焰燃烧相比,它是在多孔介质中燃烧,利用固体介质的大比热蓄热作用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对燃料/空气进行预热,以提高燃烧效率。多孔介质燃烧具有贫燃极限低、火焰稳定性好、燃烧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家用采暖系统、动力设备、汽车预热系统和其它民用和工业生产过程。
中国专利CN2484481Y公开了一种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中国专利CN1821657A介绍了一种多孔金属--陶瓷介质气体燃料燃烧器,中国专利CN 101158469A介绍了一种分段式多孔陶瓷介质气体燃料燃烧器,上述专利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都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多孔介质加工及使用寿命的原因,燃烧器中多孔介质辐射表面都设计为平面结构。在加热的空间加热面积较大,需要安装多个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时,由于多孔介质辐射表面是平面,在燃烧装置之间会存在辐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另外,当需要加热面积较大时,通过增加燃烧装置数量和加大单块多孔介质直径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当通过增加单块泡沫陶瓷面积方法来解决时,大直径的泡沫陶瓷制造工艺难度大,而且直径大的 泡沫陶瓷多孔介质更容易开裂,使用寿命短。通过增加燃烧装置数量来解决时,需要增加相应燃气和助燃空气管道,系统会更加复杂,投资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介质燃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孔介质辐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增大加热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包括由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组成的外壳,所述上部外壳构成一气体混合腔,所述上部外壳上设置有混合气体入口;所述下部外壳内填充有至少一层小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和一层耐高温浇注料,所述小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位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下部,所述耐高温浇注料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在所述中心通孔的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斜孔,所述中心通孔和斜孔内填充有大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所述耐高温浇注料的下表面上包括一平面和一圆锥面,所述中心通孔穿过所述平面,所述斜孔穿过所述圆锥面。
优选地,所述下部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一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圆锥面与所述平面呈120°~165°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径是所述斜孔的内径的1.2~1.8倍。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增大了多孔介质辐射角度,提高了加热区域的温度均匀性。本发明可以减少单个大孔泡沫陶瓷多孔介质的大小,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大孔泡沫陶瓷材料的制造难度,同时在加热面积较大时,节约系统投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包括由下部外壳11和上部外壳12组成的外壳10,所述上部外壳12构成一气体混合腔122,所述上部外壳12上设置有混合气体入口121;所述下部外壳11内填充有一层或多层小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20以及一层耐高温浇注料30,小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20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所述小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20位于所述气体混合腔122的下部,所述耐高温浇注料30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31,在所述中心通孔31的周围均匀分布有多个斜孔32,所述中心通孔31和斜孔32内填充有大孔径泡沫陶瓷多孔介质40;所述耐高温浇注料30的下表面上包括一平面301和一圆锥面302,所述中心通孔31穿过所述平面301,所述斜孔32穿过所述圆锥面302。
所述圆锥面302与所述平面301呈120°~165°的夹角。
所述中心通孔31和斜孔32由耐高温浇注料浇筑形成,中心通孔31的内径是斜孔32的内径的1.2~1.8倍,中心通孔31内径大于斜孔32内径,可以在保证燃烧装置正对加热面的辐射能量的同时,增加燃 烧装置对非正对空间的辐射能力。所述斜孔32的中心线与圆锥面302的法线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油田钻井用管柱钳具四连杆伸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