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耳式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7712.4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平;闫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城埃尔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杨家睦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耳式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尤指一种主要用于将车辆等物品进行立体运输的双耳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立体储物式仓库和仓储式立体车库中,均需使用到升降机。现有的升降机,主要由升降导轨组件、升降平台、配重和提升机构组成,其升降平台和配重均为一个,在各自的升降通道中进行升降动作,配重的升降通道一般位于升降平台横向方向的一侧;而且,升降导轨组件一般由四根导轨组成,并分别对应升降平台的四个角位竖直设置;还有,为了对物品进行立体运输,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横移台车和搬运器。然而,对于建筑在地面上的自动立体储物式仓库,由于地面建筑空间有限,若采用现有的升降机结构,会造成因安装升降机而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自动立体储物式仓库合理布置更多的储物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占用空间较少的双耳式升降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双耳式升降机,包括升降导轨组件、升降平台、提升机构和配重,配重通过提升机构与升降平台连动;所述升降导轨组件由两根立柱导轨组成,并分别竖直布置在升降平台中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平台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拉支撑组件,每一斜拉支撑组件与一立柱导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斜拉支撑组件包括一立杆和两斜撑杆,立杆固定在升降平台中部的前侧或后侧,两斜撑杆的一端与立杆的下半部连接,另一端则固定在升降平台的前侧或后侧的侧边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导轨的内侧立面上设有一具三个导向面的轨道;及所述立杆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设有一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应该轨道的三个导向面设有三个导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导轨的外侧立面上设有配重轨道,所述配重设置于所述配重轨道中。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机构为链轮-链条式提升机构,或曳引轮-钢丝绳式提升机构,或齿轮-齿形带式提升机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立体输送如汽车等物品,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一横移台车,横移台车上设有一搬运器。进一步,所述搬运器为梳齿型搬运器,或夹持轮胎型搬运器,或载车板型搬运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只使用两根立柱导轨,使因安装升降机而占用的空间更少,因此更利于自动立体储物式仓库合理布置更多的储物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方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方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平台、立柱导轨和配重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立体车库的俯视图。
图中:
1-立柱导轨;11-轨道;12-配重轨道;2-升降平台;21-立杆;22-斜撑杆;3-配重;41-提升电机、42-链轮;43-链条;5-导向轮;6-横移台车;7-搬运器;8-升降机;9-立体车库;91-巷道。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耳式升降机,包括升降导轨组件、升降平台2、提升机构和配重4。升降导轨组件为两根立柱导轨1,并分别竖直布置在升降平台2中部的前后两侧,每根立柱导轨1的内侧立面设有一条具三个导向面的轨道11,在立柱导轨的外侧立面设有配重轨道12。升降平台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拉支撑组件,该斜拉支撑组件主要由一条立杆21和两条斜撑杆22组成,立杆21固定在升降平台2中部的前侧或后侧,两斜撑杆22的一端与立杆21的下半部连接,另一端则固定在升降平台2的前侧或后侧的侧边底部。在立杆21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设有一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应轨道11的三个导向面设有三个呈品字形布置的导向轮5。配重4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立柱导轨1外侧立面上的配重轨道12中。提升机构为两组链轮-链条式提升机构,每组链轮-链条式提升机构由一个提升电机41、两个链轮42和两条链条43组成,提升电机41固定在立柱导轨1顶部的支架上,两个链轮42设置在提升电机41的转轴上;每条链条43与一链轮42啮合,其一端与一配重4连接,其另一端与一立杆21的顶部连接。此外,升降平台2上还设有一横移台车6,横移台车6上设有一搬运器7,该搬运器7可以是梳齿型搬运器,或夹持轮胎型搬运器,或载车板型搬运器。
此外,上述提升机构也可以是曳引轮-钢丝绳式提升机构,或齿轮-齿形带式提升机构。由于该两种提升机构均属于升降机常用提升机构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根立柱导轨,升降平台犹如通过两个“耳朵”挂在两根立柱导轨上作升降动作,减少了导轨的数量;而且,配重是设置在升降平台的纵向方向上的,无需在升降平台的横向方向上配置配重升降空间,因此升降机的整体安装空间更小。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8安装在立体车库9的巷道91中,其升降平台的横向长度与巷道91的长度大体相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空间占用立体车库的空间更少,因此使立体车库能更合理地布置更多的车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城埃尔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城埃尔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用多桅柱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
- 下一篇:高速起重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