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耐火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7739.3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瑞;肖剑鸣;王松显;杨学山;章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95;H0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使用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火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耐火电缆,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耐火电缆的结构有二种,一种是由导体、云母带、绝缘和护层构成,这种结构的耐火电缆可以做成软结构,也可以做成固定敷设结构,此种电缆绝缘层一般采用有机材料,所以电缆的使用温度不高,另外在电缆受到火灾的情况下由于电缆结构中有机材料的存在,火灾过后,电缆结构受到破坏,必须更换新的电缆,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一种是矿物绝缘电缆,产品结构为外部铜护套管,中心为铜导体,中间填充氧化镁做绝缘层,此种结构电缆硬度大,铺设困难,不柔软,接头隐患多,增加成本和施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两种结构的耐火电缆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耐火电缆,该耐火电缆容易制造,交货长度不受限制,耐温等级高,柔软且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火电缆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绞合的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外包裹有包带层,所述绝缘线芯和包带层之间以及绝缘线芯之间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包带层外包裹有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层、云母带层、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所述导体层外包裹有云母带层,所述云母带层外包裹有低烟无卤玻璃 纤维带层,所述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外包裹有玻璃纤维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耐火电缆采用的电缆材料全部为无机材料,电缆在着火的环境中不会自身燃烧,在-60℃--800℃的环境中长期使用,能满足高温场合和耐火的需要,此电缆在着火后能继续使用,而不需要更换电缆,由于电缆结构中导体为束绞导体,绝缘和护套材料全部为绕包或编织形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电缆比较柔软,能满足移动弯曲场合使用的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导体层由束绞铜丝构成。
进一步,所述束绞铜丝为镀锡铜丝或是镀银铜丝。
进一步,所述填充物为玻璃纤维绳。
进一步,所述护套层由镀锡铜丝和玻璃纤维绳相互编织而成。
进一步,所述玻璃纤维编织层由玻璃纤维绳编织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绳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4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的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耐火电缆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绞合的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外包裹有包带层6,所述绝缘线芯和包带层6之间以及绝缘线芯之间设置有填充物5,所述包带层6外包裹有护套层7,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层1、云母带层2、 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3和玻璃纤维编织层4,所述导体层1外包裹有云母带层2,所述云母带层2外包裹有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3,所述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3外包裹有玻璃纤维编织层4。
所述导体层1由束绞铜丝构成,所述束绞铜丝为镀锡铜丝或是镀银铜丝。所述填充物5为玻璃纤维绳。所述护套层7由镀锡铜丝和玻璃纤维绳反向同锭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为100%,可以防止移动使用过程中损坏电缆绝缘线芯。所述玻璃纤维编织层4由玻璃纤维绳编织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绳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4毫米。
所述云母带层2采用双层反向重叠绕包,搭盖率超过50%绕包,在云母带层外纵包一层重叠率20%的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所述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3采用纵包。所述的玻璃纤维编织层4的编织密度为100%,直径不小于0.4mm,编织时编织角度调整到30度以下,对编织层下的低烟无卤玻璃纤维带层起到扎紧作用。所述玻璃纤维编织层中的玻璃纤维绳直径根据电缆面积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芯成缆时,成缆节径小于16倍,保证电缆的整体柔软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银铜芯F40绝缘阻燃弹性体护套综合电缆
- 下一篇:多功能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