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7991.4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淮;蒋鹏;李智;肖勇;陈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1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连续监测煤矿井下环境温度或抽放管内气体温度的模拟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温度传感器,多数用于空气中或管道中温度的检测,一般的温度传感器主板上没有可以调节CPU和探头的工作电压的可变电阻,而是利用添加匹配电阻的方法调节CPU和探头工作电压,一旦匹配电阻击穿,则会对CPU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且在状态控制当中,没有自检这一功能,并且不带声光报警装置,不利于传感器好坏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CPU和探头工作电压,且调节方便,并且可以进行声光报警的温度传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CPU、连接CPU的探头接入端、连接所述探头输入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的稳压器、连接所述CPU的声光报警电路驱动电路,和连接所述声光报警驱动电路的声光报警电路;
设置第五可调电阻连接所述CPU的引脚2,设置第三可调电阻连接所述稳压器,设置与非门集成电路连接所述声光报警驱动电路和报警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五可调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所述CPU的引脚2,所述CPU的引脚2还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调电阻一端通过第二十六电阻连接所述稳压器的引脚1,通过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连接所述稳压器的引脚2,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电路驱动电路通过控制信号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连接的第十七电阻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3管脚、2管脚、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和电源,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3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2管脚以及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4管脚和5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4管脚连接电源,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7管脚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1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9管脚和10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8管脚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报警蜂鸣器的3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6管脚通过第五电容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的1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的2脚。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采用CD4011。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声光报警驱动电路包括连接所述CPU的引脚23的第八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接+5V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5V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二十五电阻和第二二极管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电路。
由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可调电阻W5和第一可调电阻W1和第二可调电阻W2的阻值,就可以调节CPU和探头座的工作电压,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简洁。
又由于设置了声光报警电路,可以在CPU自检的时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报警,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CPU工作电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接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座工作电压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声光报警电路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声光报警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3.3V电源通过1K的第十一电阻R11连接温度传感器的CPU的引脚2电压输入端即P0.0/Vref端,且第十一电阻R11还依次连接1K的第十电阻R10和10K的第五可调电阻W5接地。从而保证,在3.3V电源供电时,调节第五可调电阻W5的阻值可以调节温度传感器的CPU的电压输入端P0.0/Vref端的电压,即CPU的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净金属锭模
- 下一篇:双柄手摇式螺母拉铆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