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红外触摸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8262.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怡;程抒一;秦键;袁正;朱天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抒一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红外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屏。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红外触摸屏一般是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防护玻璃,防护玻璃四边排布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相互对应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红外线,进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现有的红外触摸屏的防护玻璃、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电路板都设置在一个框架上,这类红外触摸屏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将整个框架都拆下进行维修,维修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远距离搬运,因此维修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红外触摸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分体式红外触摸屏,包括一防护玻璃、一红外发射装置、一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玻璃设置在一用于固定所述防护玻璃的玻璃框架上;
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和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设置在一红外触摸框架上;
所述红外触摸框架位于所述玻璃框架前方,并且所述玻璃框架与所述红外触摸框架间可拆卸连接。
玻璃框架与红外触摸框架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当红外发射装置或红外接收装置发生故障时,只需拆下红外触摸框架,更换红外触摸框架即可及时使用。维修时,也只需拆卸红外触摸框架,检测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维修中需要远距离搬运时,由于不必拆下容易破碎的防护玻璃,减少了搬运难度和搬运成本。当使用者不需要红外触摸时,可以方便把红外触摸框架从玻璃框架上取下,而玻璃框架仍继续使用,玻璃框架上的防护玻璃可以保护计算机显示器免受外界破坏。
所述玻璃框架与所述红外触摸框架通过螺钉连接。螺钉连接简单方便。
所述玻璃框架上设有卡槽,所述红外触摸框架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所述玻璃框架与所述红外触摸框架卡接。采用卡接式结构,拆卸更为方便。
所述红外接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一USB接口与外界设备通信。USB接口支持热插拔,显示器需要触摸功能时,只要将装有红外触摸框架的玻璃框架放置在显示器前方,通过USB接口与显示器连接即可实现通信功能,使用简单方便。
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包括一接收红外光的红外接收阵列,所述红外接收阵列包括至少两个排列成列的光敏元件;
所述光敏元件呈扁平状,所述光敏元件的宽度大于其厚度,至少两个光敏元件沿厚度方向排列。扁平状、纵向排列的光敏元件与传统的柱形、横向排列的光敏元件比较,相邻两个光敏元件的感光点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为2.5mm左右,当手指触摸触摸板时,感光元件容易感受光线,提高了分体式红外触摸屏的扫描精度。
所述光敏元件可以采用红外光敏二极管。红外光敏二极管成本低廉。
所述光敏元件还可以采用红外光敏三极管。红外光敏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具有高灵敏度,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响应速度。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在维修过程中还能减少搬运成本、降低搬运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阵列和红外接收阵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分体式红外触摸屏,包括防护玻璃1、红外发射装置4、红外接收装置5,防护玻璃1设置在玻璃框架2上;红外发射装置4和红外接收装置5设置在红外触摸框架3上;玻璃框架2与红外触摸框架3可拆卸连接。玻璃框架2与红外触摸框架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螺钉连接简单方便。玻璃框架2上设有卡槽,红外触摸框架3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玻璃框架2与红外触摸框架3卡接。采用卡接式结构,拆卸更为方便。
玻璃框架2通过玻璃卡槽21卡住防护玻璃1。玻璃框架2上可以设有至少两组前后排列的槽宽不一致的玻璃卡槽21,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图2中防护玻璃1被一组宽较宽的玻璃卡槽21卡住。玻璃框架2的玻璃卡槽21可以设置一玻璃锁紧装置,通过玻璃锁紧装置锁紧玻璃卡槽21玻璃,从而实现一个玻璃卡槽21于不同厚度玻璃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抒一,未经程抒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8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书的浏览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