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按摩吸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8426.X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勤勤 |
主分类号: | A61M1/06 | 分类号: | A61M1/06;A61H23/02;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按摩 吸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按摩吸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奶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手动吸奶器,另一种是电动吸奶器。手动吸奶器大多使用和注射器的吸筒一样的结构,作为吸奶器的负压发生器,要吸奶时,将吸奶器的喇叭状的吸奶罩罩在人体乳房上,用手操作负压发生器,就可以将母乳吸入奶瓶;电动吸奶器的负压发生器,一般采用电动负压泵作为负压发生器,打开操作装置,电动吸奶器就可以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电动负压泵吸奶。现有吸奶器中,无论是手动吸奶器,还是电动吸奶器在吸奶时,都必须由操作者用手将吸奶罩罩在人体乳房上才可以使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操作时,必须要托住吸奶罩同时操作负压发生器,才可以完成操作。当使用者要同时吸两个乳房是不能实现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1111274公开了一种用于抽吸人母乳的吸奶器组件,这种吸奶器组件是将操作装置设置在乳罩(即喇叭状的吸奶罩)上,使用者在用手托住乳罩的同时,可以操作电动抽吸泵,提高了吸奶器的操作方便性。使用这种吸奶器需要手托住乳罩,同时吸两个乳房时,双手都必须托住乳罩,其便利性不是十分理想。
另:在哺乳过程中,常见继发性乳汁郁积,这是由于不经常哺乳、不完全吸空乳房以及乳房局部受压所致。一般的对策是:哺乳前,乳房湿热敷3-5分钟并做乳房按摩、拍打和抖动排空乳房余奶。但传统吸奶器是当奶水多,胸部涨时才可以用,当奶水少时就只能靠嘴吸或用手挤,但还是无法完全排空余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点,向社会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电子按摩吸奶器。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可完全排空乳房内的乳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子按摩吸奶器,包括带有两个罩杯的胸罩,所述两个罩杯由背带连为一体,在所述两个罩杯正对人体乳头的部位各设有一个通孔,吸奶装置,所述吸奶装置包括喇叭状的吸奶罩、奶瓶及用于连接吸奶罩和奶瓶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部通过气管与负压发生器连接;所述吸奶罩位于罩杯内壁上,吸奶罩的前端穿过通孔与连接部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罩杯内设有电热器,所述电热器由设置在电子负压发生器内的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热器的形状可以跟罩杯的形状一致,贴在罩杯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罩杯内设有高频振动按摩球,所述高频振动按摩球由设置在电子负压发生器内的控制电路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罩杯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由设置在电子负压发生器内的电动负压泵的输出端供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奶瓶是软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喇叭状的吸奶罩与连接部呈可拆式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负压发生器包括吸气筒,在所述吸气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拉柄连接,在所述吸气筒内,活塞的上方设有复位弹簧;在吸气筒外壁上设有手柄,在吸气筒的下端设有吸气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胸罩与吸奶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要吸奶时,只需穿上胸罩,设置于胸罩的罩杯内壁上的吸奶罩罩住人体乳房,而不再需要人手托住吸奶罩;无论使用时吸单侧乳房,还是同时吸两侧乳房,都无需人手辅助。
本实用新型在胸罩的罩杯内设有高频振动按摩球,利用物理按摩,帮助舒通,反复刺激女性乳房,加速乳房的血液循环,散开阻塞;在胸罩的罩杯内还设有电热器,通过加热可以实现乳房热敷,有效疏通腺管,散结化瘀。提高吸奶时的舒适度;在胸罩的罩杯内还设有气囊,通过充气将乳房轻柔托起,使淤积在乳房内的乳汁充分挤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组合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罩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手动负压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勤勤,未经王勤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8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