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9140.3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梅元皎;赵正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神剑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58 | 分类号: | A62C35/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音速 干粉 灭火 装置 多向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属于消防设备中的一种配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灭火喷淋设备,一是采用一个喷淋点对应一个灭火装置,这样不但增加了灭火材料,还浪费环境空间,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如专利号为ZL99234747.5公开的技术方案一样,依次连接由大到小的管件,并在每个管件上设置喷淋口,利用灭火材料流过由大到小的管件,而形成的压力差,将灭火材料喷出,但,这种灭火方式,有如下缺陷,第一喷淋口的压力很大,而其后的喷淋口压力会依次减小,到最后一个喷淋口的压力几乎很小,甚至没有,因此,容易造成喷淋死角,达不到彻底灭火的效果,还有可能形成二次火灾。而且这种喷淋设备制作工艺、方法先对复杂。
说明书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即可以节约灭火材料,又可以使各喷淋点的压力均匀,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安全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第二管件上开有通道口,第一管件经通道口连通第二管件,第二管件的两端开口,在第二管件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与第二管件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口方向倾斜设置,两导向板对称布置形成八字形。
所述导向板为两片弧形状的金属片,导向板沿通道口设置的一端悬空,两悬空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通道口的直径,在第二管件上,固定两导向板的固定点之间的第二管件内壁上开有孔。
还包括溅粉盘,溅粉盘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件的两端,且溅粉盘的底部与第二管件的端口对应。
所述溅粉盘为喇叭状,底部开有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管件内壁设置有两片弧形的导向板,因此可以很好地将第一管件出来的灭火材料向两侧分流。
2、由于导向板悬空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通道口的直径,因此具有收口的效果,进而增加了两导向板之间灭火材料的喷淋压力,所以第二管件上开孔处的喷淋效果也会很好。
3、由于在第二管件的两端口设置有溅粉盘,溅粉盘为喇叭状,底部开的孔与第二管件的两端口相对,因此,可以让灭火材料扩散,两端的喷淋效果同样会很好。
4、三个喷淋口同时喷射,相互呼应,因此,不会形成喷淋死角,起到彻底灭火的效果。
5、一个灭火装置(灭火箱)同时向三个喷淋点输送灭火材料,因此,节约了灭火设备和灭火材料。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包括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第二管件2上开有通道口3,第一管件1经通道口3连通第二管件2,第二管件2的两端开口,在第二管件2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板4,导向板4的一端与第二管件2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4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口3方向倾斜设置,两导向板4对称布置形成八字形。
所述导向板4为两片弧形状的金属片,导向板4沿通道口设置的一端悬空,两悬空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通道口3的直径,在第二管件2上,固定两导向板4的固定点之间的第二管件2内壁上开有孔。
实施例2
用于超音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多向导管,包括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第二管件2上开有通道口3,第一管件1经通道口3连通第二管件2,第二管件2的两端开口,在第二管件2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板4,导向板4的一端与第二管件2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4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口3方向倾斜设置,两导向板4对称布置形成八字形。
所述导向板4为两片弧形状的金属片,导向板4沿通道口设置的一端悬空,两悬空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通道口3的直径,在第二管件2上,固定两导向板4的固定点之间的第二管件2内壁上开有孔。
还包括溅粉盘5,溅粉盘5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件2的两端,且溅粉盘5的底部与第二管件2的端口对应。
所述溅粉盘5为喇叭状,底部开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神剑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神剑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篮球传接球反弹装置
- 下一篇:硒量子防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