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送机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9571.X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旭辉;张小军;李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兆岭;逯长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送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泵送机械输送混凝土已经成为常用一种选择。一般而言,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和底架。泵送系统用于向外泵送混凝土等物料。底架用于承载泵送系统,对于可移动的泵送机械来讲,还同时具有相应的行驶机构,以便于在不同作业地点之间进行转场。
请参考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泵送系统包括底架10,还包括包括顺序相连两个主油缸20、水箱30、两个输送缸40以及料斗50。两个主油缸20是泵送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两个主油缸20之中的活塞杆分别驱动两个输送缸40中的砼活塞,以提供泵送混凝土的动力。在工作过程中,两个主油缸20中的活塞杆作相向的往复运动,使一个输送缸40的砼活塞收缩,从料斗50中吸入混凝土,另一个输送缸40的砼活塞伸出,向外泵送混凝土。两个输送缸40内砼活塞的往复运动驱动混凝土沿预定的输送管道流动,将混凝土输送到预定的位置。
目前,泵送系统中的水箱30和料斗50均与底架10固定,主油缸20通常也通过螺栓等与底架10的付梁固定在一起,与底架10形成刚性连接。在水箱30和料斗50均与底架10固定的情况下,主油缸20与底架10的刚性连接很容易造成整个泵送系统的过定位,使主油缸20在安装时会产生变形,进而产生装配应力,最终影响主油缸30和输送缸40的同轴度;这不仅影响泵送效率和泵送压力,还会导致活塞,特别是输送缸40内砼活塞磨损加剧,缩短泵送系统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工作过程中,泵送系统的主油缸20进行往复运动,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冲击,由于主油缸20与底架10之间为刚性连接,此振动和冲击很容易传递到底架10上,进而容易引起底架10及底架10上的其他部件产生疲劳性损伤,缩短泵送机械的整体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并影响其运行性能。
因此,如何减少泵送系统中过定位的产生,并减少主油缸产生的振动对底架的冲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泵送系统中过定位的产生,并可以减少主油缸产生振动对底架的冲击的泵送机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和底架,所述泵送系统包括主油缸,还包括与所述底架连接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主油缸连接的连接座,所述固定座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连接座相连。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开孔;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设有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具有第一钩状结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钩状结构,所述第一钩状结构扣入所述开孔中,所述第二钩状结构扣入所述通孔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调整螺母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可选的,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连接座通过铰接轴铰接,该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主油缸的伸缩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连接座通过铰接轴铰接,该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主油缸的伸缩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管夹,所述主油缸的缸筒固定于所述管夹中。
可选的,所述管夹的数目与所述主油缸的缸筒的数目一致,各个所述主油缸的缸筒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各个所述管夹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送机械中,泵送系统还包括固定座和连接座;泵送系统的底架与固定座连接,主油缸与连接座连接,而固定座又通过弹性部件与连接座相连,从而使主油缸与底架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因此,在泵送系统中的水箱与底架固定的情况下,在安装主油缸时,弹性部件会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少整个泵送系统过定位的产生,从而避免主油缸出现变形,减小安装时的装配应力,保持主油缸和输送缸的同轴度。同时,主油缸与底架之间的弹性部件可以缓冲主油缸产生的振动,减少主油缸向底架传递的振动和冲击。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接座上设有带通孔的凸出结构,固定座上固定带有开孔的连接杆,弹簧通过两端的钩状结构分别扣入通孔和开孔,进而与固定座以及连接座相连,从而实现底架与主油缸的弹性连接。此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通过调整螺母与固定座固定,调整螺母可以通过调节连接杆与固定座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变固定座与弹性部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主油缸与底架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纠正主油缸安装时的尺寸偏差,更加灵活的安装主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气回收切换阀站
- 下一篇: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