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开关入侵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9633.7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杰;陈明建;任捷;王兵;陈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科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8 | 分类号: | G08B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入侵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行业领域,特别是该领域中配合报警感应器使用的一种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磁开关入侵探测器(简称门磁)主要应用于安防行业领域,是一款无线的门磁配件。主要结构基本是由两部分组成,主机与磁条,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感应门框的开合状态,然后发射无线信号给后台报警主机,后台报警主机进行相关响应并报警。
现有门磁的磁条内部装设有永磁体,其固定于一侧门框上,主机固定于另一侧门框上,其内装设感应及报警电路,并由干电池提供电源。市面上的门磁主机均由后盖、外壳以及PCB板和干电池组成,后盖只能采用双面胶固定于门框上,外壳扣合在后盖上,与后盖形成空腔体结构,腔体内装有PCB板及干电池。待需要更换干电池时,用户需要将外壳从后盖上取下来,由于外壳与后盖都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强力开启外壳不但容易损坏后盖与门框连接的稳定性,而且易损坏整个内部电路,导致整个产品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方便更换电池的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包括底壳、扣合在底壳上的面壳,以及封装于底壳与面壳之间的PCB板和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下部设有干电池槽,干电池槽两端分别与PCB板电池弹片连接,一滑盖通过滑动机构与面壳滑动连接,其上部盖合于面壳下部的干电池槽上。
以上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扣合的底壳与面壳之间形成的长条孔,以及卡装于长条孔内的设于滑盖内壁两侧的滑条。
以上所述的滑条为“工”字型,其一侧固定于滑盖内壁,另一侧卡装于长条孔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电池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有效避免了对门磁主机进行用力操作造成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壳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壳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盖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盖闭合状态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一。
图6为图4的A-A剖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盖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面壳1为长条型空腔塑胶壳,其与固定于墙体或窗体上的底壳2扣合形成空腔体结构,空腔体内封装PCB板4和干电池13。面壳1下部设有干电池槽11,干电池13安装于干电池槽11内,干电池槽两端分别与PCB板电池弹片连接,将干电池两极分别与PCB板4电连接。面壳1与底壳2扣合后,留有长条孔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盖立体图。滑盖3为“U”型结构,下部设有盖体,在其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工”字型的滑条31。
装配时,首先将底壳2利用双面胶或螺丝固定于墙体或窗体上,将PCB板4固定于面壳1的空腔体内,同时将滑盖3内壁两侧的滑条31卡装于长条孔12内构成滑动机构,如图5、图6所示。所述“工”字型的滑条31一侧固定于滑盖内壁,另一侧卡装于长条孔12内侧,将面壳1与底壳2扣合固定,从而将面壳1与滑盖3连接成为整体,如图4。需要更换干电池时,将滑盖3朝面壳1下方滑动,露出干电池13,如图7,从而可直接将其进行更换而无需将整个面壳1卸下,不但更加方便快捷,而且避免对其进行用力操作造成的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科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科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方形纸盒
- 下一篇:一种免粘接型礼品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