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9880.7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闫志庭;孙肃徽;雒兴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3 | 分类号: | B65G57/03;B65G3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移动式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往复移动的码包平台。
背景技术
对于港口接卸运输的散状物料根据货主不同的要求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散来散走,即散状物料运来后直接用运输工具运走;二是散来包走,即散状物料运来进行灌包后运走。
对于散状物料散来包走的情况就要求港方进行灌包,目前港口灌包作业方式有如下几种:1、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经链板机输送,由人力搬包移动放置在绳子编成的网络上成组,最后由流动机械运输后堆垛;2、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经链板机输送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堆垛位置,由人力搬运进行码大垛;3、采用灌包箱灌包后,由自动机械自动套袋、称重、输送、缝包后倒袋、整形,最后由码垛机堆垛。
其中,对于第二种灌包方式,由于货物灌包后不用放置在网络上成组直接在运输工具(如汽车等)上进行码大垛,适宜于南方地区码头装卸,然而,对于码头装卸量较多的北方地区,一般采用火车运输,需要放置在网络上成组,然后分别将各组货物用吊车吊至各车厢内,因此这种方式不适宜于北方地区;对于第三种灌包方式,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设备需要置于固定的位置,不能轻易移动,否则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较麻烦,且设备易损坏,而码头现场作业点不固定,因此第三种灌包方式应用也不普遍,可行性不足。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第一种方式,然而该方式需要人力搬包移动成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灌包作业人力搬包移动成组环节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支承框座、传动总成和驱动传动总成带动移动平台往复移动的驱动总成,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支承框座通过轨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动力链轮、改向链轮和与动力链轮及改向链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链条,所述动力链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上,所述改向链轮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上,所述传动链条还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为更加有效地实现移动平台的往复移动,实现轨道连接,保证其移动稳定性,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设置轨道轮和用于将所述移动平台支撑在地面上的两侧支撑轮,所述支承框座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两侧支撑轮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支承框座上对应设置轨道。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移动平台的长度及强度,同时增强移动平台在地面上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移动平台由至少2个平台首、尾铰接构成,所述轨道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中部,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移动平台的首、尾端。
又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有链条生根座,所述传动链条的两个端头固定在所述链条生根座上,使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为提高移动平台的机动性,所述驱动总成固定在所述支承框座内,采用电力驱动方式。
进一步地,为消除移动平台带负荷频繁启动的冲击载荷,所述驱动总成设有软启动器,即采用软启动方式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港口灌包后货物接卸运输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与原有链板机配合使用,至于链板机下方,作业人员站在可移动平台上借助链板机与移动平台之间的高度差,直接将链板机上的袋装货拖拉到铺放在移动平台上的网络上进行成组堆码,改变了人力搬包移动成组方式,可消除搬包移动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2、本实用新型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结构简单,可采用电力拖动和软启动方式启动,运动可靠,机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往复移动式码包平台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与传动链条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链条生根座与传动链条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移动平台;11、平台;2、支承框座;21、轨道;3、传动总成;31、动力链轮;32、改向链轮;33、传动链条;4、驱动总成;5、轨道轮;6、支撑轮;7、铰链板;8、链条生根座;81、链条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9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晶棒卸料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