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限矩型永磁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0495.4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矩型 永磁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限矩型永磁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CN 201010109757.6中,公开了一种涡流式永磁耦合器,它由一个筒状导体转子和一个筒状永磁转子组成;筒状导体转子与筒状永磁转子通过空气间隙相连,绕各自轴线旋转;永磁转子置于导体转子内。筒状导体转子由轭铁和导体组成,安装在电机轴上,导体材料为铜或者铝。筒状永磁转子由筒状转子体、磁座和永磁体组成,安装在负载轴上。其工作原理是:电机与筒状导体转子同步转动,筒状导体转子与筒状永磁转子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导体上产生涡流,形成感应磁场,感应磁场与永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永磁转子沿与导体转子同方向转动,结果是将电机轴的转矩传递到负载轴上。
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CN 201010109757.6中,公开的一种涡流式永磁耦合器的优点在于,电机启动时,由于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通过空气间隙相连,使得电机和负载无机械连接,对电机起到软启动的保护,同时能有效的隔振。但是如果在负载发生堵转或者过载故障情况时,该永磁耦合器仅仅能够提供1-2分钟的过载保护,同时在耦合器上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超过2分钟电机保护还不正常断电的话,将导致耦合器损坏。因此当负载堵转或者过载时,该耦合器不能提供一种完全的过载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机拖动系统中,当负载超过允许的转矩时,使电机和负载完全脱开,达到完全保护电机,保护整个电机拖动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具有独立的旋转轴线;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通过空气间隙连接;永磁转子可沿轴向自由滑动;具体说是:1)永磁转子:永磁转子的永磁支撑架在其一侧平面上安装一盘式永磁磁座,永磁磁钢安装在永磁磁座内;永磁支撑架内为方孔,并可以在方轴上自由滑动。2)导体转子:导体转子的筒状钢支撑架的筒底平面上安装一盘式导体环;3)位置控制机构:位置控制器位于沿着轴向方向永磁支撑架和方轴之间;位置控制机构可以为弹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具有独立的旋转轴线;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通过空气间隙连接;永磁转子可沿轴向自由滑动。永磁转子位于导体转子内,其间通过空气间隙隔开,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间的正对面积即为作用面积,即永磁转子的侧壁与导体转子的内壁间的正对面积为作用面积。永磁转子的永磁支撑架在其一侧平面上安装一盘式永磁磁座,永磁磁钢安装在永磁磁座内;盘式永磁磁座与永磁支撑架的侧平面相连;筒状永磁磁座内壁与永磁支撑架的外筒相连。导体转子的筒状钢支撑架的筒底平面上安装一盘状导体环;筒状导体环和盘状导体环的材料为低电阻导体材料,可以是铜、铝、超导材料。位置控制器位于沿着轴向方向永磁支撑架和方轴之间;位置控制机构可以为弹簧装置。当负载过载或堵转时,由于负载转速突然下降,使得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之间形成一个瞬间的转矩差,此时永磁转子的永磁支撑架侧平面上的盘式永磁体旋转时产生永磁场在导体转子的筒状钢支撑架筒底平面上的盘状导体环上产生涡流磁场推力,将永磁转子沿着轴向方向将推离导体转子,使得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的作用面积减到最小,转矩近似为零,电机与负载完全脱开;此时安装在永磁转子与方轴之间的位置控制器内的弹性装置应受到外部压力,而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又将永磁转子推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当负载过载或者堵转时,本实用新型技术能自动的将电机和负载脱开,故障解除之后,能自动的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已公开的一种涡流式永磁耦合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矩型永磁耦合器正常工作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矩型永磁耦合器负载过载或堵转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矩型永磁耦合器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矩型永磁耦合器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矩型永磁耦合器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0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