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187.3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弘日光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0 | 分类号: | F24J2/30;F24J2/48;F24J2/51;F24J2/5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集 超导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具体讲是一种用多支超导管集热、传热和热交换的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低温热能利用的基本部件,也是目前世界太阳能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使用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多为排管——集管式、翼管——集管式、扁管——集热式及蛇管式几种,这几种集热器在使用中采用强制温差循环系统,工作时介质流动阻力大,热交换效率低,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而且制造成本高,在工程使用中有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平板集热器的缺陷,便于工程安装,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由超导吸热芯板、高温室、透明盖板、隔热保温层、外壳五部分组成,其特征是超导吸热芯板由等长相互平行并联的超导集热排管、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上端的超导散热头、与散热头十字交插连接在一起的上联集管、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下端的下联集管、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上边的吸热板及工艺管构成。高温室由保温棉和四周及底部隔热保温层构成。吸热芯的周围为隔热层和外壳,底部为隔热层和底板,上部为透明盖板。
所述超导集热排管等径,等长,上端与超导散热头连通,下端与下联集管连通且垂直,超导管中装有可在低温或者高温下工作的超导材料,整个超导管呈密闭真空态。
所述超导集热排管、上联集管、下联集管均为金属材料,所装超导材料与金属材料相容。
所述的超导集热管、散热头、上联集管和下联集管可以是圆管型或者是方管型或者是扁管型或者是多边管型。
所述的超导散热头与上联集管十字交叉焊接成为一体,上联集管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水从其中流过可将超导散热头上的热量带出。
所述焊接在超导集热管上边的吸热板与超导集热管两者应紧密接触,相互间可以用激光焊接式,也可以用超声波焊接式或金属粘接式,接触率应在80%以上。
所述的吸热板为金属板,表面涂有选择性吸热涂层或者非选择性吸热涂层,其目的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
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或者聚苯乙烯、或者岩棉、或者矿棉或者玻璃棉,隔热层的导热系数小于0.055w/(m·k),且高温时不变形。
所述的装在外壳上的透明盖板可以是平板玻璃或者钢化玻璃或者合成透明材料,其太阳透射比应大于92%,其距离吸热板的间距应大于20mm,以防止吸热板转化的热能损失外漏。
所述的外壳和底板为铝合金或者碳钢板材或者抗老化合成材料。
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原理: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边框、底板、保温层和透明盖板构成一个封闭温室,太阳辐射光透过透明盖板照在吸热板的吸热涂层转变成热能,通过吸热板将热量传导给超导集热排管和超导集热排管中的超导材料,超导材料受热气化,以极快的速度将热量传导到高温室的散热头,并将流经上联集管中的水加热。传送完热量后的超导材料恢复原状,从超导集热排管的散热头再下落入超导集热排管中又继续吸热,继续向上传热,周而复始地将太阳能热量源源不断地传导到散热头加热流过联集管中的水。
效果: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对太阳能集热快,传热快,热交换快,热转换效率高,使用中不怕严寒和曝晒,便于安装,特别适于散户和建筑一体化工程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中1、超导吸热芯板 2、高温室 3、透明盖板 4、隔热保温层 5、外壳 6、超导集热排管 7、超导散热头 8、上联集管 9、下联集管 10、吸热板 11、工艺管 12、保温棉 13、隔热保温层 14、隔热保温层 15、隔热保温层 16、隔热保温层17、橡胶套 18、底板 19、超导材料 20、进水口 21、出水口22、吸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案
一种并联集热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由超导吸热芯板1、高温室2、透明盖板3、隔热保温层4、外壳5五部分组成,其特征是超导吸热芯板1由等长相互平行并联的超导集热排管6、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6上端的超导散热头7、与超导散热头7十字交插连接在一起的上联集管8、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6下端的下联集管9、焊接在超导集热排管上边的吸热板10及工艺管11构成。高温室2由保温棉12和四周及底部隔热保温层13、14构成。吸热芯的周围为隔热层15和外壳5,底部为隔热层13和底板18,上部为透明盖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弘日光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弘日光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噻唑-4-甲醛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钙化合物及其新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