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1777.6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庄军生;汪建业;焦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吴彦峰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交通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振装置包括隔振内筒、隔振外筒(2)及调高座(4),所述隔振内筒套装在所述隔振外筒(2)内,所述调高座(4)安装在所述隔振外筒(2)内并与其形成螺纹连接,所述隔振内筒包括底座(1)、环形阻尼筒(20)、上支承板(15)及剪切筒(19),所述环形阻尼筒(20)安装在所述底座(1),该环形阻尼筒(20)具有环形槽(20a),该环形槽(20a)内装有阻尼液(20b),所述剪切筒(19)上端固定在所述上支承板(15)上,下端插入到所述环形槽(20a)的阻尼液(20b)内,在所述隔振内筒内还设置有减振弹簧(24),该减振弹簧(24)上端与上支承板(15)相抵靠,下端与所述底座(1)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2)内还设置有安全上板(5a)、安全下板(5b),该安全上板(5a)与安全下板(5b)之间通过螺栓(5c)连接,所述安全下板(5b)上固定有防松螺杆(7),该防松螺杆(7)下端插入到所述调高座(4)上设置的限位孔(14)内,在安全上板(5a)上设置有挡块(11),该挡块(11)上旋有限位螺栓(10),该限位螺栓(10)落入所述隔振外筒(2)形成的限位槽(14)内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板(15)具有横向限位支柱(15a),该横向限位支柱(15a)插入到所述调高座(4)中部的支柱限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24)上下两端分别套装在上支承板凸部(15b)与底座凸部(1a)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板(15)与环形阻尼筒(20)之间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密封筒(17),该橡胶密封筒(17)通过卡箍(1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座(4)与所述上支承板(15)之间设置有隔振垫板(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2)上端设置有顶盖(8),该顶盖(8)上设置有吊环(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具有沉孔,其中所述底座(1)通过地基上设置的卡榫(21)与沉孔相配合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7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