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除鳞导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1880.0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军;李延启;靳铁辉;杨林;宋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3/00 | 分类号: | B21B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鳞导位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厚板轧机除鳞导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某中厚板厂4300mm轧机上工作辊由于设计缺陷,曾发生过撞坏上工作辊和操作侧价值80多万元的压头遭非正常撞击损坏的事故。为保护上工作辊免受撞击,故在上工作辊出入口各增设一个导位框架,并在导位框架内安装有冷却水除鳞装置,因此也称作除磷导位。在每个除鳞导位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液压缸,负责除鳞导位的升降。除鳞导位的断面形状为一“L”形,而上工作辊轴承座则设计成倒“凸”形。当液压缸提升后,除鳞导位的“L”形“腿”上升卡在轴承座倒“凸”形的侧下端。可是当除鳞导位的“L”形“腿”磨损后,就会出现“L”形“腿”未卡住轴承座倒“凸”形侧下端而被液压缸提升一段距离,直至轴承座的侧面挤住,或液压缸非正常下降使框架掉下造成停机停产的严重事故。而造成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和液压结构损坏或操作手误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灵敏到位,安全可靠,能准确控制除鳞导位位置,避免因位置超差造成设备事故的轧机除鳞导位控制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轧机除鳞导位控制系统,包括轧机PLC和过程控制系统即PCS,其特点是,在除鳞导位的4个液压缸上分别装有位置检测传感器,在轧机PLC导位控制程序中加入导位位置控制模型,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编制偏差判定程序;位置检测传感器连接轧机PLC导位位置控制模型,轧机PLC与PCS连接。
所述的导位位置控制模型包括比较模块、延时模块、移位模块及连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在轧机PLC导位控制程序中加入导位位置控制模型,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编制偏差判定程序,因此系统在精确计算除鳞导位位置偏差的同时,将实时偏差值与预先设定和输入的偏差控制值进行比对判定,一旦除鳞导位的“L”形“腿”上升与轴承座倒“凸”形的侧下端之间的缝隙偏差超出-30mm~+6mm范围,延时9s后轧机将自动停止咬钢,进入保护状态。从而避免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每年可减少事故停机时间36h,节省备件费用和维修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轧机作业率和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为轧机除鳞导位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轧机液压缸上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除鳞导位液压缸、位置检测传感器、轧机PLC和过程控制系统即PCS。本实用新型利用原有的除鳞导位液压缸、轧机PLC和PCS,同时又在除磷导位的4个液压缸上分别装设位置检测传感器,与其相适应,又在轧机PLC导位控制程序中加入导位位置控制模型,导位位置控制模型包括比较模块、演示模块、移位模块及连锁模块。另外,还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增设偏差判定程序。其连接方式是,设置于液压缸上位置升降液压缸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连接在轧机PLC上,而轧机PLC还与PCS连接,从而实现位置检测、信号反馈、偏差计算、跟踪分析、比较判定和自动连锁等一系列控制过程,最终完成对设备的保护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1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