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板的吸附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2184.1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淑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恒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12 | 分类号: | B65H20/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软板的吸附传输装置,尤其指可稳固吸附软板进行输送的吸附传输装置,由吸附模块一侧罩盖外所设抽气筒,以预设范围的抽气槽道,集中吸附滚筒局部的抽气吸力,达到稳固吸附软板(软性电路板、光学薄膜、电子纸等)传送的目的。
背景技术
按,在电子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亦不断扩增实用功能,为了配合电子产品的使用,将电子产品中最重要的电路板,以软性电路板的方式呈现,以符合小型、薄型电子产品的应用,或者供掀盖式的笔记型计算机、电子字典、语言翻译机等,通过软性电路板的应用,将体积缩小、使用空间扩大,供电子产品符合轻、薄、短、小的设计诉求;而软性电路板(或称挠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FPC),是3C电子产业中,相当重要、不可或缺的零件,软性电路板是将挠性铜箔基板,经过蚀刻等加工制备工艺,以留下所需的传输线路作为电子产品讯号传输的媒介,且一般软性电路板结构大致为三层结构,由上而下依序为:绝缘层、导电层、绝缘层的排列方式,将每一导线相互分离设置,且部分外露于软性电路板二端以形成导接点,以供软性电路板连接于二系统之间,软性电路板一端的导接点与其中一系统电性接触,而每一导接点所接收到的讯号,即会传递至软性电路板另一端相对应的导接点,且向另一系统传递,达到二系统间讯号传递的目的。
而除了软性电路板之外,尚有以软性基板制成软性板材,以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如光学薄膜、电子纸、太阳能基板等薄形软性板材,在制备工艺的前段作业中,必须经过许多的程序,将各种软性板材经过曝光、印刷、显影、蚀刻、剥膜、水洗、浸泡、吹干、烘烤、干燥、涂布、贴合等制备工艺,才能制成软性板材的产品,但在软性板材的制备工艺中,若将软性板材直接放置在加工载具或输送带上,不使用外力加以固定,则软性板材将发生翘曲、卷绕、收缩或皱折等现象,导致不良品率提升,影响软性板材的制备工艺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软性板材的制备工艺中,必须将过多道连续环绕加压的作业,以防止翘曲或卷绕等现象发生,请参阅图7所示,是一般软性板材A在制备工艺中,经由多数滚轮B呈不规则形式排列、环绕,以供软性电路板拉伸、延展后定型,其中,在软性板材A输送至吸附滚轮B1时,通过吸附滚轮B1的吸力吸住软性板材A,将软性板材A吸引、贴合在吸附滚轮B1的圆周表面,而供软性板材A适度的受力进行传输,即不致发生翘曲、卷绕、收缩或皱折的现象,但目前对于软性板材A的加压、卷收制备工艺,在实际运作时,仍存在些许缺失,如:
(1)吸附滚轮B1的圆周表面系设有复数洞孔B11,经由内部抽风机具抽风,而造成复数洞孔B11产生吸力,但软性板材A卷绕在吸附滚轮B1的圆周表面,仅贴附在局部表面,且未贴附软性板材A的另外复数洞孔B11,即形成空吸状态,如此将导致抽风机具的抽风力增加,抽风机具的运作负载、耗能也加大。
(2)吸附滚轮B1圆周表面仅局部贴附软性板材A,则吸附滚轮B1在旋转输送软性板材A时,容易发生复数洞孔B11的吸力不平均,尤其吸附滚轮B1的圆周表面在软性板材A的进入侧B2、送出侧B3的位置,各洞孔B11的吸力受到吸引、空吸的交换,容易造成软性板材A的局部吸引、加压力量不平均,产生些许的皱折纹路。
(3)吸附滚轮B1的圆周表面,未吸引软性板材A的各洞孔B11,容易吸入周边的灰尘、细屑或异物等,若进入抽风机具内,即影响抽风机具的运作、抽风效果不理想。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软性板材在加工过程中,因环绕加压而影响吸附滚轮及抽风机具运作的问题,且吸附滚轮大部分未贴附软性板材的复数洞孔,造成抽风机具抽风吸力增加、容易吸入异物的缺失,必须予以改善,即为本实用新型人及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板的吸附传输装置,以加强吸附软板的吸力、避免吸入异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板的吸附传输装置,包括吸附模块、抽风马达、驱动部,其中:
该吸附模块设有表面具复数吸孔的吸附滚筒,且吸附滚筒内部具有与复数吸孔贯通的容置空间,而容置空间内则收纳于转轴外部具复数吸气道的内滚筒,再于内滚筒的转轴二侧分别套装有密封容置空间二侧的侧罩盖,并于一侧罩盖表面设有复数通气孔,而于侧罩盖的复数通气孔外侧再设有具气室的抽气筒,则气室设有向外贯通的抽气孔,而气室侧面朝向侧罩盖设有预设抽气范围的抽气槽道;
该抽风马达连设于吸附模块侧罩盖的抽气孔,设有连接于抽气孔的抽气管路;及
该驱动部组装于吸附模块的转轴一侧,设有带动转轴旋转的传动体,而传动体则连设有提供动力的动力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恒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恒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