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2242.0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平;贾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对钢板进行任意半径、角度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钢板的加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加工的产品是非标设备、通风道、下料溜槽或者异形非标工具等各种制作件,往往会遇到一些需要把钢板完成某个半径以及某个角度的情况。如果需要弯曲的半径正好是卷板机的加工半径,可以在卷板机上加工,但如果需要加工的制作件是非标的,比如说把钢板完成R=60mm,成型角度为90°,通常做法是找一个模具(比如60mm的钢管),然后用火焰枪炜烤成型。
上述加工非标制作件的方法工作效率极低,而且其加工角度还需要用其他的辅助手段或者工具进行测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任意半径、角度的钢板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铆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非标制作件的加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门型钢板的加工装置,以便按照施工要求将钢板加工为施工工艺所需要的任意半径、任意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加工装置,包括:
为所述钢板加工装置提供外支撑作用的支架、三角支架、定型圆管、千斤顶、底部定型定位支架和底部钢槽;其中
所述底部槽钢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底部定型定位支架固定在所述底部槽钢中,并且所述底部定型定位支架的上口与底部槽钢的上口齐平;
所述千斤顶固定在所述三角支架的上方;
所述定型圆管固定在所述三角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底部定型定位支架配合使用,所述定型圆管的两端嵌在所述支架两边竖直支架的槽中,并且能够在槽中随着所述千斤顶的驱动上下滑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定型圆管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底部定型定位支架的规格根据代加工钢板的规格确定。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该钢板加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槽钢上的滑道。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支架为门型支架。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底部槽钢为底座和立边的组合结构,其宽度和高度根据所述底部定型定位支架的规格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按照施工要求将钢板加工为施工工艺所需要的任意半径、任意角度,并且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高和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钢板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加工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钢板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加工装置包括为该钢板加工装置提供外支撑作用的支架1、三角支架2、定型圆管3、千斤顶4、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和底部钢槽6。其中底部槽钢6通过焊接、扣接、螺栓等方式固定在支架1的底部,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固定在底部槽钢6中,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的上口与底部槽钢6的上口齐平;定型圆管3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三角支架2的下部与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配合使用,定型圆管3的两端嵌在支架2两边竖直支架的槽中,并且能够在槽中随着千斤顶4的驱动上下滑动;千斤顶4固定在三角支架2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决定所加工钢板的标准的构件为定型用的定型圆管3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钢板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和定型圆管3。比如,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果对钢板的加工要求为R=60mm,成型角度为90°,则对此规格的钢板的加工需要选择R=60mm、成型角度为90°的定型圆管3和底部定型定位支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