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设备、用于成型管状零件的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2591.2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戈洛瓦先科;约翰·约瑟夫·弗朗西斯·邦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12 | 分类号: | B21D2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熊须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设备 用于 成型 管状 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成型管状零件的加工设备,更为具体地,涉及在模具中延展管状件的电动液压成型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动液压成型(electro-hydraulic forming“EHF”)中,采用电弧放电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容组或其他蓄电源,将高压电流脉冲穿过埋在液体(例如油或水)中的两个电极。电弧放电使周围的液体汽化并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可使与该液体接触的工件变形以填充抽空的模具。
电动液压成型可用于例如将扁平坯料在单侧模具中成型。将EHF用于单侧模具可节省加工成本,而且也有助于将零件成型为通过传统压制成型或液压成型难以成型的形状。电动液压成型也有助于成型高强度钢、铝和铜合金。例如,先进高强度钢(AHSS)和超高强度钢(UHSS)采用电动液压成型技术相比于其他常规成型工艺可成型至更高程度。轻量化材料,例如AHSS、UHSS和高强度铝合金,是用来减少车辆重量的轻量化材料。
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正在增加,且已经被建议用于管液压成型。管液压成型是目前用于生产的一种公知的技术。常规管液压成型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增加压力以填充管的局部区域的尖角。相比于以低碳钢成型此类部件,高强度钢和铝的较低的可成型性加重了在部件局部区域成型尖角所伴随的问题。为成型具有尖角的管,需要增加液压成型液体中的压力,而其必将应用至管的所有内部表面。为承受增加的压力,需要采用高吨位压力并可能需要数万磅的压力。
通过下文所总结的实用新型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工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成型管状零件的加工设备,使用电动液压成型取代液压成型或作为其补充来成型高度成型的局部区域中具有尖角的高强度部件。在使用电动液压成型时可将一对电极设在管的内部,并可使用多个连续放电来成型管的多个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管状件可插入其中的模具;置于所述管状件内部的液体;一组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埋在所述液体中;用于相对于所述管状件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的驱动机构;电连接至所述电极用于提供多次放电使所述管状件依据模具成型的能量存储装置。
该组电极可进一步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插入在管状件中的电极的双重电极总成。
优选地,双重电极总成可在管状件中移动。
优选地,两个双重电极总成插入管状件中,其第一双重电极总成插入管状件的第一端,而第二双重电极总成插入管状件的第二端。
优选地,双重电极包括一对铅棒和紧固至铅棒的一对可替换梢。
优选地,液体在小于20psi的压力下供至管状件以填满管状件,其中压力可在管状件填满后释放。
所述双重电极可包括第一铅棒和第二铅棒,第一铅棒和第二铅棒均设有绝缘件以防止在第一铅棒和第二铅棒之间放电,且所述第一铅棒和第二铅棒连接至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所述铅棒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使得其能够前进通过管状件,且须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够适应所述管状件中的任何弯曲。双重电极还可包含一对铅棒和紧固至铅棒的一对可替换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单个电极移至管内的多个位置处,且电弧放电可在电极和连接至第二电极的零件或模具之间产生。
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成型管状零件的加工设备包含:管状件;所述管状件插入其中的模具;插在所述管状件中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管状件的第二电极;置于所述管状件中的液体,且所述第一电极浸入所述液体中;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以在相对于所述管状件的线性路线上移动所述第一电极的线性驱动机构;能量存储装置;使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放电从而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过所述液体提供多次放电的控制器;以及其中所述放电使所述管状件的沿轴向隔开的多个区域依据所述模具成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管内设有多个电极,并可移动绝缘护片从而使得电极中的一个和管壁之间形成电弧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