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外用耐寒信号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3263.4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趁芬;叶明敏;章新能;张桂梅;陈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耐寒 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用耐寒信号电缆。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区域的开发项目日趋增多,由于我国南北方的温度差异大,为适应北方的低温环境,对野外用信号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电缆在低温条件下频繁移动、收放的需求,对电缆所使用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柔软、耐磨、防水、防腐能满足在环境温度-50~+90℃条件下,频繁移动、拖拉、收放的使用要求,能稳定地传输信号的野外耐寒信号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野外用耐寒信号电缆,包括信号传输线、聚酯薄膜绕包层、无纺布保护层,所述信号传输线为8组,所述每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包括两根线芯导体,所述每根线芯导体外包裹着绝缘材料层,经扭绞后的2根绝缘导线外包裹着编织屏蔽层,所述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的分布方式为:围绕中心一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的外圆均匀分布着7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所述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所述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外包裹一层聚酯薄膜层,所述聚酯薄膜层外包裹着一层编织总屏蔽层,在编织总屏蔽层外包裹着一层无纺布保护层,在最外层包裹一层外护套层。
所述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线芯导体由19根、镀锡厚度0.18mm镀锡铜线构成,每根镀锡铜线外包裹着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落弹性体,所述屏蔽层为镀锡铜线,所述绕包层为聚酯薄膜,所述总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线,所述保护层为无纺布,所述外护套层为聚醚型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将16根信号线、分成8组,每组进行对绞,这种结构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大线对间的串音衰减和解决了对间的干扰问题。
2、为了消除线对间的干扰,每对信号线采取独立的编织屏蔽层,使其成为独立的回路,保证了传输质量。
3、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外绕包一层聚酯薄膜,是为了稳定电缆结构,减少相对位移,降低噪音值。
4、为了防止内信号的泄漏和外界对其产生的干扰在聚酯薄膜绕包层外编织了一层总屏蔽层。使信号能顺利地传输出去。
5、为了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护套与屏蔽层之间的摩擦,在总屏蔽层外包裹了一层无纺布保护层,更好的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
6、外护套采用及耐磨、耐腐蚀、防水、柔软、耐低温性极好的聚氨酯材料,以适应电缆使用环境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野外用耐寒信号电缆,包括信号传输线、聚酯薄膜绕包层、无纺布保护层,信号传输线为8组,每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包括两根线芯导体1,每根线芯导体1外包裹着绝缘材料层2,经扭绞后的2根信号传输线外包裹着编织屏蔽层3,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的分布方式为:围绕中心一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的外圆均匀分布着7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8组屏蔽音频信号传输线外包裹一层聚酯薄膜层4,聚酯薄膜层4外包裹着一层编织总屏蔽层5,在编织总屏蔽层5外包裹着一层无纺布保护层6,最外层包裹一层外护套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3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快速密闭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发酵CO2气提乙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