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温加压式液体取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4612.4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焕清;丁亚伟;王振兴;郑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焕清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饶平县黄冈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温 加压 液体 取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取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温加压式液体取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储放化学液体原料、贵重液体原料、以及易燃易爆液体原料等,一般使用是刚性的容器,如200升钢桶或塑料桶,而有的原料在环境温度低于25℃时就会凝结成块状的固体,当要取用其中部分液体、尤其是已凝结成块状的固体原料时,往往要借助专用的烘房或外设加热套、加热槽等使之溶化成液体状态,还要使用笨重的专用倒桶叉车、专用倒桶器、手动油抽或电动油抽、气动泵等工具,其缺点在于:(1)外用加热方法能耗高,占用空间大,取用原料时操作繁琐、操作时间长;(2)精确计量困难,取料精度和准确度不好控制,如要求所取原料称量精确到1克以下时,操作极为困难;(3)储放的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性差,原料暴露于空气,极易造成原料挥发、氧化、易燃易爆等,尤其是一些多原料取样场合,香精香料配方生产场所等,造成原料间相互污染。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低温环境下方便地从储料容器中取用液体原料或已凝结成块状的固体原料的装置,且计量精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温加压式液体取用装置,包括取料管和连接体;所述取料管为刚质的空心直管,在取料管外套接有内套管、在内套管外再套接有外套管,且之间各有一定的间隙而形成内腔筒和外腔筒;所述外套管的下端略短于取料管的下端并与取料管的外壁成密封固定,内套管的下端略高于外套管下端呈悬空状态而使外腔筒与内腔筒相通;所述外套管上端通过卡箍与内套管的外壁密封连接,并设置有热介质输入接口;所述内套管上端通过卡箍与取料管的外壁密封连接,并设置有热介质输出接口;所述连接体与外套管的上端外壁成密封套接,并可使取料管的下端下伸至储料容器的底部且与储料容器的进出料口成密封对接;所述取料管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弯管,在导向弯管的出料端通过卡箍连接有放料阀门;在结构上还包括有由气阀接头和螺母组成的快接气阀装置,所述快接气阀装置可与储料容器的排气口成密封对接,并通过气源管与供气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体由密封头、管密封a垫圈、管密封a环、管密封b垫圈、管密封b环和管密封头组成。
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取料管外套接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并形成内腔筒和外腔筒的双层套,且形成与取料管和储料容器之间隔离的加热循环系统,当高温液体(或气体)介质从热介质输入接口注入时,可从外腔筒向下流动至下端,再沿内腔筒流至热介质输出接口,所以高温介质通过热交换把热量传递给储料容器和取料管里的原料,从而使常温下为固态的原料溶化成液体;同时,由于储放有液体的储料容器为密封状态,可通过气源管道向储料容器中加压,当储料容器的内压力高于容器外大气压时,就会迫使容器内液体通过插入其内的取料管流向放料阀门,当开启放料阀时,可以精确控制原料的取用量,且操作简便、快捷;由于不使用时阀门即处于关闭状态,整个储料容器就保持密封,隔绝了液体原料与大气空气的接触,且所加高压气源可采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既减少原料被氧化,还可起到防燃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盛装原料的刚性密封罐体、桶体、瓶体等容器的液体或固体原料的自动取料控制,可广泛用于精细化工、香精香料、食品、药品等制造业,还可有效地消除因易燃易爆物料所引起的安全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压式液体取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剖视放大图及连接体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B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加温加压式液体取用装置,包括取料管1和连接体2;连接体2由密封头21、管密封a垫圈22、管密封a环23、管密封b垫圈24、管密封b环25和管密封头26组成;取料管1为刚质的空心直管,在取料管1外套接有内套管3、在内套管3外再套接有外套管4,且之间各有一定的间隙而形成内腔筒5和外腔筒6;外套管4的下端略短于取料管1的下端并与取料管1的外壁成密封固定,内套管3的下端略高于外套管4下端呈悬空状态而使外腔筒6与内腔筒5相通;外套管4上端通过卡箍7与内套管3的外壁密封连接,并设置有热介质输入接口71;内套管3上端通过卡箍8与取料管1的外壁密封连接,并设置有热介质输出接口81;连接体2与外套管4的上端外壁成密封套接,并可使取料管1的下端下伸至储料容器的底部且与储料容器的进出料口成密封对接;取料管1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弯管11,在导向弯管11的出料端通过卡箍9连接有放料阀门10;在结构上还包括由气阀接头12和螺母13组成的快接气阀装置,气阀接头12可与储料容器的排气口成密封对接,并通过气源管14与供气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焕清,未经吴焕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4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