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5187.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晃益齿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G01B21/22;H02N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转动 角度 感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收集装置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其得以直接反应感应仰角及旋转角度,作为判断动作正确性依据,无须再经复杂转换而可很精准及无误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石油及燃煤等自然资源已逐渐消耗殆尽,且原油价格也不断调涨,又因现今环保意识抬头,政府也不断在宣导节能减碳,因此利用太阳能来代替其他能源的技术也不断的推出,习用的追日系统装置等虽各具特色,其中一些太阳能装置亦具有度量角度的感测器,配合太阳光源的位置以调整追日的方向、角度,但,大部分的追日系统装置仍具有如下的缺失:
a.习用的追日系统使用的模拟信号,需经过转换产生反应,所以信号无法立即作用于太阳能收集装置,以配合太阳光源的角度改变追日方向、角度,且信号经过转换会产生累进误差,造成追日方向、角度差距大。
b.习用的追日系统支撑架,皆为单点支撑,当风力较大时该太阳能收集装置不稳及容易晃动,造成追日系统易偏折影响太阳能的收集方向或造成装置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其可精准无误地感测三百六十度自转角度及太阳能板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包含有:一底盘传动部,该底盘传动部设有一动力传动构件,该动力传动构件为一比一传动,一第一螺丝头直接固设该动力传动构件,该动力传动构件一比一直接传动至该第一螺丝头;一旋转角度感测器,该旋转角度感测器固定至该动力传动构件的一壳体上,该旋转角度感测器紧临非接触且对正该第一螺丝头,该旋转角度感测器感测该第一螺丝头旋转角度信号,直接反应出该底盘传动部旋转角度;一支撑架装置,该支撑架装置设于该底盘传动部之上,并在该底盘传动部传动状态下,进行小于三百六十度范围的旋转;一太阳能收集装置,该太阳能收集装置包括一框架及该框架顶面设一太阳能板,该支撑架装置顶部以一支撑旋转轴轴心枢设该框架,该框架的该支撑旋转轴相对轴心处设有一第二螺丝头,该支撑架装置固设一仰角角度感测器,该仰角角度感测器紧临非接触且对正该第二螺丝头,该第二螺丝头的轴心与该框架的轴心在相同位置上,该仰角角度感测器感测该第二螺丝头旋转角度信号,而一比一直接反应出该太阳能收集装置旋转角度;及一信号控制箱,该信号控制箱固设于该支撑架装置的一侧,该信号控制箱以数根信号线直接连接该旋转角度感测器及该仰角角度感测器接收数字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支撑架装置底侧设有一凸部,而该底盘传动部于该凸部旋转路径上设有一第一极限开关及一第二极限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支撑架装置对应该太阳能收集装置仰角度极限位置设有一第三极限开关及一第四极限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支撑架装置周边设有一第一斜撑臂、一第二斜撑臂及一第三斜撑臂,该第一斜撑臂、该第二斜撑臂及该第三斜撑臂枢接至一支撑轴,该支撑轴枢接位置固设一圆盘部,在该第一、二、三斜撑臂所对应枢接各二耳片,该圆盘部配合该支撑轴的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其中太阳能装置底盘传动部接设三百六十度范围一旋转角度感测器、一支撑架结构与一太阳能板间的支撑旋转轴心位置设一仰角角度感测器、一信号控制箱,该信号控制箱以信号线直接连接该旋转角度感测器及该仰角角度感测器,据此,该旋转角度感测器及该仰角角度感测器可感测三百六十度自转角度及太阳能板旋转角度,且因其感测为一比一的感测及直接传输到信号控制箱,所以可以很精准而无误差。且该支撑架以三点定位方式,强化支撑太阳能收集装置,改善习知技术以单点支撑太阳能收集装置的装置不稳及容易晃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1A:依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2:本实用新型动力传动构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仰角角度动作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旋转角度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追日系统转动角度的感应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晃益齿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晃益齿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5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气化炉燃气净化器
- 下一篇:用于形成高硬度涂层的成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