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网拱形垫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6002.8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海;肖建如;吴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海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3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钛网拱形垫片。
背景技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已成为颈椎病最为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随访时间增长及应用病例的增加,钛网下沉导致内固定失败的报道逐渐增多。增大钛网与椎体的接触面将有利于分散负荷,从而降低钛网下沉的发生率,钛网垫片的应用即基于上述原理,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积极的疗效,但目前所用的钛网垫片多为规则的圆环形,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平直的上缘与颈椎椎体下缘内凹弧度不一致,使得垫片与椎体的接触仍为多点接触,容易造成钛网下沉,导致内固定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适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的钛网拱形垫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钛网拱形垫片,由垫片本体构成,所述垫片本体呈环形结构,中部为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底部为平面,其上部为拱形面,与颈椎椎体下缘内凹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垫片本体的周边沿上设有6个扣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呈环形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底部为平面,与钛网匹配,上部为拱形面,与椎体下缘内凹弧度一致,有效增加内固定与椎体的接触面,固定牢固,从而有利于防止钛网下沉,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钛网拱形垫片,由垫片本体1构成,所述垫片本体1呈环形结构,中部为中心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的底部为平面,与钛网5匹配,其上部为拱形面3,与颈椎椎体下缘内凹弧度一致,在置入上、下颈椎椎体6之间后,上部的拱形面3弧度与颈椎椎体6的下缘匹配,有效增加内固定与颈椎椎体6的接触面,从而有效的防止钛网下沉的发生。
所述的垫片本体1的周边沿上设有6个扣齿2,以增加固定时的稳定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图3,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中,在椎体次全切除完成减压后,将植骨块填入钛网5,在钛网5上端安装本实用新型,钛网5下端安装普通垫片,置入缺损间隙即可,由于垫片本体1的拱形面3的弧度与椎体下缘弧度一致,将增大接触面,有利于防止钛网下沉,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海,未经杨兴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用复合缝合针线
- 下一篇:双眼皮切割美容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