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管式垃圾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6155.2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玉书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管 垃圾桶 | ||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虹吸管式垃圾桶,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垃圾分类处理领域中。
背景技术现有的垃圾桶,一般为桶状或箱体状,功能单一,所装垃圾全部混在一起,不能进行分类处理,无法有效开展垃圾回收工作,不管是可回收品和不可回收品,统统放在一起,垃圾处理时必须进行人工分捡,若不进行分捡,则既不能废物利用,垃圾处理也难以实行,而且,垃圾污水易沉积到垃圾桶底部,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此外,簸箕另外存放,占用空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废物利用、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清除污水方便的虹吸管式垃圾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包括底部夹层设置的虹吸管和漏水孔的下桶,嵌入式安装在底桶上方的上桶,上桶中部通过滑道插入的小垃圾桶,安放在上桶上部的簸箕盖。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将垃圾桶与簸箕结合起来,簸箕盖可以取下来兼作簸箕使用,可节省一只簸箕及其所占空间,并便于收集垃圾进入垃圾桶。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结构简单,底桶和上桶均可加上把手,可单独使用底桶或上桶,也可根据情况,组合使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采用了底桶、上桶、簸箕盖、小垃圾桶多个容器组合于一体,可放置不同的垃圾物,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以达到充分回收再生资源,进行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底部设置虹吸管,根据物理学的虹吸现象,底桶垃圾带有的污水,可沉积到底部,通过漏水孔,进入底部夹层,暂时存放污水。当污水在夹层内达到一定量时,底桶加入清水到虹吸管最高端水位以上时,将污水冲出。其原理是: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差能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等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依靠大气压强,液体从较高的地方通过虹吸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较低的地方,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夹层容器内的水抽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废物利用,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清除污水方便。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中,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包括底部夹层设置的虹吸管5和漏水孔a的下桶1,嵌入式安装在底桶上方的上桶2,上桶中部通过滑道插入的小垃圾桶3,安放在上桶上部的簸箕盖4。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由于有多个存放区间,利于垃圾投入不同区域内,以便于垃圾无害化处理,而各桶体又可单独使用、清理,组合后外形美观,不影响室内环境,特别适合于家庭使用。在使用时,可在小垃圾箱上放置玻璃、陶瓷硬性类垃圾;底箱放置剩菜、水果皮核厨房垃圾;上箱放置塑料、包装物类废品上述使用方式仅仅是推荐或建议使用的方式,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可不受上述推荐使用的限制,也可根据不同的存放废物的空间,选择自己的使用方式,以达到分类存放垃圾为目的。
本发明虹吸管式垃圾桶,不限于图示中的方形,也可为圆形、椭圆形、棱形或其他可能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玉书,未经周玉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