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脱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6204.2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明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B60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脱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车辆自救设备,具体来讲,就是一种便于车辆轮胎脱离陷地困境的车辆脱困板。
背景技术
在沙地、雪地或泥泞地的行驶的车辆,其主动轮胎容易陷入地基,使得车辆无法前行。使车辆脱离陷地困境的一般方法是在受困轮胎下方垫置石头、木板或其他硬物,以增加摩擦及支承,然后再发动车辆,使受困轮胎脱离陷地。这种方式最原始简单,其依赖于周围环境,若遇到周围环境无可用之物,如石头、木板等硬物时,就无法使车辆脱离困境。
目前很多越野车喜欢行驶在泥泞地、沙地或是险恶的路面,以追求刺激,也因如此,车辆也常受困在泥泞地、沙地或坑洞里。因此,在越野车的设备中,多了一项一般车辆所没有的配备,即车辆履带板。这种履带板包括垫板及履带,垫板为刚性板,通常由锰钢制成。使用时,将垫板平放在受困轮胎正前方,如果轮胎已经处于悬空状态,可将垫板一端插入轮胎下方;将履带一端钩住垫板的一端,在轮胎的轮毂上安装附件,使履带的另一端与附件相连接;车辆启动后,车轮转动,履带被卷入轮胎下,随着履带卷入车轮上越来越多,垫板被紧压在车轮下方,同时车轮也被逐渐带到垫板上,车轮压着垫板继续移动,此时车辆的其他轮胎也被拖出陷地,车轮压在垫板上或者已经驶离垫板后,可将履带及附件取下,完成脱困。
这种履带板虽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然而,其垫板由锰钢制成,质量较大,以一块尺寸为100cm×40cm的垫板为例,其质量就达到了15kg,通常每辆车需配备两块这样的垫板,这明显增加了车辆的载重量,造成燃油消耗较大,用于轮胎脱困时也不便于操作,另一方面,锰钢板缺乏柔性,无变形量,遇碎石地等恶劣路面情况,极易发生断裂,脱困效果较差。此外,这种履带板除垫板外,还需要履带、附件等配件,操作复杂;而且,在连接轮胎时,非常容易因司机疏忽大意,在操作人员还蹲在车辆下方连接轮胎与垫板时,启动车辆,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其使用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较轻、脱困效果好、便于使用、并且安全的车辆脱困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脱困板,为半刚性板,其两端为斜面,脱困板上设有若干支撑柱,脱困板表面设有若干防滑条,防滑条的布局与车辆轮胎上的子午线凹槽布局相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脱困板中部具有一框形区域,框形区域是由其四周的脱困板材料向上凸出而形成的,而脱困板底面相应的部位则形成凹陷区域;部分支撑柱位于框形区域内,两斜面是由框形区域的两端向下倾斜延伸而成的。
进一步地,部分支撑柱位于靠近脱困板两侧边的位置,并且在靠近两斜面的部分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脱困板靠近两侧边的位置处均匀地分布有多个通孔,每一通孔的周缘向下延伸出凸缘。
进一步地,位于每一侧的相邻通孔之间设有一个支撑柱。
进一步地,部分防滑条位于支撑柱顶端,部分防滑条位于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条呈梯台状。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板的底面设有若干防滑钉。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钉的横截面呈T形。
进一步地,所述脱困板大致呈长方形状,其上靠近四个角落的位置处具有缺角,每一缺角的边缘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脱困板具有半刚性,质量较轻,便于携带,并且允许变形,即使在碎石地等硬度较高的恶劣路面上使用时,也不会发生断裂;而防滑条的布局与轮胎上子午线凹槽分布相吻合,使用上述脱困板时,大部分防滑条可嵌入轮胎的凹槽内,可增大摩擦力。另一方面,上述脱困板在使用时,仅需将其一端插入轮胎下方即可,无需其他配件,可避免操作人员蹲在车辆下方安装,其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安全。
此外,在靠近两斜面的部分分别设置的两个支撑柱,可增强脱困板的附着力,使轮胎一开始就能快速、牵固地附着在脱困板上,防止打滑;而脱困板靠近两侧边的均匀地分布的通孔上的凸缘,可增加脱困板的结构刚性,提高脱困板的承载能力,从而可增强脱困板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明,未经王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型地铁动车转向架用齿轮箱吊座
- 下一篇:车辆标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