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6233.9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供挠性线路板作电信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挠性印刷电路板的使用,通常会藉由一被固定于一电路板上且与其产生电连接的电连接器(简称FPC),以于该电路板上安置一较小尺寸的挠性电路板或挠性扁平电缆,所述的电连接器具有多个导体接点,用于接触该挠性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终端,或是该挠性扁平电缆组件中的导体。
常用电连接器,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52793“连接器端子结构”于绝缘本体内穿设有多个H型接触端子,所述的H型接触端子依其长度可分为两种规格,这两种长度不同的接触端子,皆设有相对的上接触臂、下接触臂,而另一侧则设有相对的上施力臂、下施力臂,并以转压板底部所设的椭圆状枢转部在上施力臂、下施力臂间运动,而间接迫使另一端的上接触臂、下接触臂端部所设的凸部相对夹持于挠性印刷电路板上,其虽可改善上述的挠性印刷电路板容易脱落的问题,并具有较佳电接触效果,但是连接器内端子组的回复皆是利用端子组的金属弹性实现角度位移,若是长时间压持将会出现金属疲乏而导致金属回弹的角度不够,造成再次插接电路板时因端子开阖不够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改善端子因对软性电路板长期压持造成的金属疲乏而导致的产品异常发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其至少包括:绝缘座体,具备插口,该插口供一挠性线路板部分插入该绝缘座体的插接空间;端子组,由多个端子构成,各端子具有一基部,并由所述基部纵向延伸一成型段,而自所述成形段另一端设置有接触臂及施力臂,所述接触臂与施力臂相对设置,形成以该成型段为支点的杠杆式结构;转压板,两端分别延伸有轴部,以枢接于该绝缘座体,该转压板的板身上设有多个用以供所述端子组的施力臂穿设的穿孔,所述转压板对应于所述穿孔的一侧壁设置有与前述轴部同一轴心的凸轮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压板在所述穿孔相对于凸轮部的另一侧壁沿所述穿孔内壁逐渐凸伸设有抵持部,该转压板以轴部为中心转动时,穿插于所述穿孔的所述施力臂末端能够抵顶于所述穿孔的抵持部。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组的端子呈一前一后交错地配置于该绝缘座体。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组的各端子以同一方式设置于该绝缘座体一侧。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使电连接器上转压板作动于设置连接器内的端子组,该转压板内设有供所述的端子组的端子伸入的穿孔,所述穿孔配置呈凸状的抵持部,藉由转压板的开启及闭合,以抵持穿孔内的端子,进而带动端子组压持挠性线路板或回复成常态,以避免端子组因长期压持造成金属疲乏而无法正常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绝缘座体 11:插接空间 111:插口
12:端子槽 13:凹槽 2:端子组
20:基部 201:接点 21:接触臂
22:施力臂 23:成型段 24:卡固段
3:转压板 31:轴部 32:凸轮部
33:穿孔 34:抵持部 4:固定座
5:挠性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并一同参照其它各图所示,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绝缘座体1、转压板3及绝缘座体1内设置的端子组2,其中:
绝缘座体1内部具有呈贯通状的插接空间11,且插接空间11一方设有插口111,并于插口111向后延设有可与插接空间11相连通的若干端子槽12,并于绝缘座体1相对于端子槽12二相对外侧分别设置可供转压板3的轴部31枢接的凹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气接口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