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砖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6617.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马金奎;秦申二;胡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B28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组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流动的浆态物料的振动成型砌块和地砖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易流动浆态物料的振动成型砌块和地砖的成型中,模具一般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整体式模具,而金属模具的制作成本高,同时使用时脱模困难;而塑料模具使用时容易变形,工作寿命短,不能保证制品质量。中国专利CN233938Y公开一种人造大理石地板砖、庭院砖及便道砖模具,就是整体用塑料热加工成型的模具。其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容易脱模。但是塑料模具使用时容易变形,表面精度不高,模具工作寿命短。
上述整体式模具已经不能满足工厂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要求。近些年来,由金属和一些化学材料构成的组合模具逐渐成为模具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中国专利CN2470089公开一种用于生产混凝土制品的模具,该模具的特征在于钢模的内侧面和底面上贴有表面光洁的聚乙烯树脂或高压聚乙烯或不锈钢内衬。由于钢模脱模困难,为了方便脱模,模具只能将各个侧面进行分体式装配,由于模具本身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该模具的加工成本,同时,在高压振动成型过程中,聚乙烯树脂或高压聚乙烯经表面会有一定变形,成型的产品表面光洁度不理想。
在金属模上衬有塑料模的模具理论上表面光洁度能够保证。但是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种模具宏观上能够提高表面的光洁度,但是在微观上这种塑料衬模还存在变形问题,由变形造成的产品缺陷一直未被发现,基于该发现,申请人提出了该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表面光洁度同时便于产品脱模的组合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透水砖组合模具,包括具有开口模腔的塑料模,所述模腔的底面和至少一个侧面上紧密贴合有金属衬模。与所述金属衬模贴合侧面的相对侧面为所述塑料模的单层塑面。
所述单层塑面从模腔向外呈凸起形状。所述金属衬模为一体成型并带有折弯结构的金属板。所述塑料模模腔的侧面包括一对长侧面和一对同所述长侧面垂直连接的短侧面。
所述一体成型的金属衬模与所述模腔的底面和一个长侧面紧密贴合,所述模腔底面上的金属衬模延伸至另一长侧面,并同其插接固定。
所述模腔的底面成型一凸起,所述模腔底面上的金属衬模延伸至所述凸起处并同其插接固定。
所述凸起贯穿所述模腔的底面,并同所述模腔的长侧面平行。
所述金属衬模折弯处的内侧设有形成透水砖凹槽的衬模凸起。
所述开口模腔的端面上设有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现有技术中成型类似透水砖的高粘度物料用的整体金属模具脱模非常困难,由脱模引起的产品报废率很高;而这种高粘度物料用塑料模具成型的产品表面光洁度很差,不能达到生产要求。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塑料模上贴合金属衬层的结构形式,金属衬模可以保证产品关键面的表面光洁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同时由于采用塑料模作为底模,通过塑料模部分进行脱模,再带动金属衬模部分脱模,相对与整体采用金属衬模的模具来说方便脱模。
另外由于关键面衬上金属衬层,塑料底模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降低了模具的加工成本。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当金属衬模磨损时可以将其卸下,重新装入新的金属衬模,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透水路沿石组合模具A-A剖面图;
图2是透水路沿石组合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塑料模的俯视图;
图4是金属衬模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金属衬模 2-塑料模 3-衬模凸起 4-槽口 5-凸块 6-翻边
7-单层塑面 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水砖组合模具,包括具有开口模腔的塑料模2,所述模腔的底面和至少一个侧面上紧密贴合有金属衬模1,与所述金属衬模1贴合侧面的相对侧面为所述塑料模的单层塑面7。
实施例2
图1,图2为一种透水路沿石组合模具结构示意图,包括具有开口模腔的塑料模2,所述模腔的底面和一个侧面上紧密贴合有金属衬模1,与所述金属衬模1贴合侧面的相对侧面为所述塑料模的单层塑面7。单层塑面7从模腔向外呈凸起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