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风扇用单相电容运转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6851.3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国;汪志刚;黄坤河;杜舜杰;李松彬;曾长安;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08 | 分类号: | H02K17/08;H02K1/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风扇 单相 电容 运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风扇用的单相电容运转电机,适用于家用的单速、两速或三速电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电风扇多为感应式电机,其定子铁芯多由电磁钢板冲制成整体的圆形或方形,边角料浪费很大;定子线圈采用分布绕组,铜线浪费很大;采用钳绝缘纸和绝缘槽契的方式实现绝缘,部分定子端部的绕组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力矩,造成铜线浪费严重,同时也增加了钳绝缘纸和钳绝缘槽契的用量,并带来工序和人工浪费;另外,这种风扇电机所用铜线的线径较小,钳线工艺容易造成断线,工时浪费较多,生产效率较低;综合上述因素致使电机成本增加,最终提高了风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为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节约原材料用量,制作工艺简化,生产效率较高且性能优良的变速风扇用的单相电容运转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风扇用单相电容运转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转子轴、滑动轴承、前壳体和后壳体,其中转子套装在转子轴上,定子套装在转子的外则,定子外侧为相互扣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转子轴的中部位置和后端分别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两个以上分离的定子组件环状扣接而成,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片和集中绕组,其中绝缘片固装在定子铁芯的两侧,集中绕组卷绕在绝缘片上,朝向后机壳的绝缘片的侧端固装有连接集中绕组接线端的电路板。
所述定子铁芯呈拱状工字体,由电磁钢板冲压成型再叠合铆压而成,其外侧拱弧较长且与壳体配合,内侧拱弧较短且与转子配合,外侧拱弧的两个端部设置凸凹形达扣以实现相邻定子铁芯的扣接。
所述绝缘片的两侧端部设置有方柱形的安装柱和筒柱形的中继端子连接柱,绝缘片压装在工字体定子铁芯的两侧腰间并包围形成绝缘的饶线区域,饶制好的集中绕组的接线端与设置在连接柱上的中继端子连接。
所述电路板压装在安装柱上,使连接柱内中继端子与电路板连通,电路板的引线穿过安装在后壳体上的密封橡胶圈外接至电源。
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由若干个分离的定子组件组合好的环形定子压装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内。
所述定子由至少四个分离的定子组件环状扣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两个以上分离式的定子组件通过环状扣接组成完整定子的结构,不但减少了定子铁芯冲制过程中边角料较多造成的电磁钢板浪费,而且集中绕组方式也节约了铜线用量和钳绝缘纸及钳绝缘槽契的用量,同时,制作工艺得以简化和优化,避免了瓶颈工序,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这种新型的定子结构,还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电磁效率,可以实现电机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变速风扇用的单相电容运转电机,包括定子1、转子5、转子轴6、滑动轴承7、前壳体8和后壳体9,其中转子5套装在转子轴6上,定子1套装在转子5的外则,定子1压装在前壳体8和后壳体9内,并通过前壳体8和后壳体9内壁上所设的限位台限位,转子轴6的中部位置和后端分别通过滑动轴承7安装在前壳体8和后壳体9上,所述定子1由四个分离的定子组件11环状扣接而成,定子组件11包括定子铁芯111、绝缘片3和集中绕组2,其中绝缘片3固装在定子铁芯111的两侧,集中绕组2卷绕在绝缘片3上,朝向后机壳9的绝缘片3的侧端固装有连接集中绕组2的接线端的电路板4。
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片3的两侧端部设置有方柱形的安装柱31和筒柱形的中继端子连接柱32,绝缘片3压装在工字体定子铁芯111的两侧腰间并包围形成绝缘的饶线区域,饶制好的集中绕组2的接线端与设置在连接柱32上的中继端子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板4压装在安装柱31上,使连接柱32内中继端子与电路板4连通,电路板4的引线穿过安装在后壳体9上的密封橡胶圈10外接至电源。
如图3所示,所述定子铁芯111呈拱状工字体,由电磁钢板冲压成型再叠合铆压而成,其外侧拱弧较长且与壳体配合,内侧拱弧较短且与转子5配合,外侧拱弧的两个端部设置凸凹形达扣以实现相邻定子铁芯111的扣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定子1由八个分离的定子组件11环状扣接而成。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6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