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窗自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7014.2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芹;王作贞;王希光;刘雨桐;王子贤;张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桐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9/01;A62B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自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盗窗自救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社会治安的需要,很多居民小区都装上了防盗窗。最常用的防盗窗有两种:一种是将防盗网焊接在窗外或窗内的墙上,像铁笼子一样完全固定式的,虽然有防盗等防护功能,但一旦发生火警,无法实现人员逃生;另一种是带锁的可以打开的防盗窗,如专利号为20082020632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护网窗,包括有防护框、防护网、密码锁或暗锁,开启密码锁或暗锁,产生一个可供人安全进出的窗口,保障发生火警或其他情况时,居住在房屋内的主人从阳台、窗户等安全撤离或从外进入室内,对于一楼的住户可以实现,对于高楼层的住户来说,没有解决如何安全逃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既有防盗功能,又能使屋主控制进出并能像乘坐电梯一样逃生的防盗窗自救装置,安全可靠,解决了高层住宅人员的逃生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盗窗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窗自救装置包括防盗窗本体和电机,防盗窗本体与窗户可拆卸连接,防盗窗本体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与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电机设置在窗户上面的墙体内。
所述电机与防盗窗本体之间的墙体内设有用来容纳牵引绳穿过通孔。
所述电机上设有摩擦片,该摩擦片的摩擦面与电机的转轴滑动摩擦。
所述防盗窗本体两侧的窗框上分别设有滑轮。
所述防盗窗本体两侧的窗框之间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平台。
所述防盗窗本体上设有防盗网和防盗锁,防盗锁设有锁舌,窗户墙体上设有用来容纳锁舌的锁舌孔。
所述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遥控接收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
遥控接收器:用来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将信号输出至正反转控制电路;
正反转控制电路:用来将接收遥控器接收的编码转换为正转或反转的信号,并输出至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防盗窗本体上设有防盗网和防盗锁,防盗窗本体与电机之间设有牵引绳,既可以作为防盗窗使用,具有良好的防盗作用,又可以作为逃生的工具;当意外发生时,将防盗锁打开推出作为人乘坐的工具,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下降的速度和升降,安全方便。
(2)防盗窗本体两侧的窗框之间的平台放置在水平位置后宽度增加,增宽的平台减少了人站在平台上随防盗窗升降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3)电机上设置摩擦片,可以保证电机的转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会快速下降。
(4)防盗窗本体上设置滑轮,起到支撑与滑轨的作用,防盗窗本体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盗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台打开时的状态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和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盗窗本体安装到窗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盗窗,2-防盗网,3-牵引绳,4-锁舌,5-防盗锁,6-滑轮,7、8、9-窗框,10-平台,11-固定轴,12-窗户,13-锁舌孔,14-电机,15-控制器,16-转轮,17-通孔,18-转轴,19-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盗窗自救装置,包括防盗窗本体1,防盗窗本体1与窗户12可拆卸连接,防盗窗本体1为矩形,防盗窗本体1上设有防盗网2,防盗窗本体1的顶部设有牵引绳3,防盗窗本体1的窗框9、窗框7和窗框8上分别设有两个锁舌4,在窗框7上设有防盗锁5,防盗锁5与锁舌4通过连杆连接,窗框9与窗框7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两个滑轮6,窗框9与窗框7之间设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位于窗框9与窗框7的底部,固定轴11上设有平台10,平台10的截面为矩形,平台10与固定轴11之间为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平台10的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桐,未经刘雨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雪崩光电二极管的保护设备及保护方法
- 下一篇:机械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