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采集地下热功能的建筑物地基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7226.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庆;郭向斌;郭庆凯;曾庆金;王少春;潘立军;张炜;孟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0;E02D5/56;F24J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0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采集 地下 功能 建筑物 地基 | ||
1.一种具有采集地下热功能的建筑物地基桩,包括桩体(1)和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为混凝土预制桩体;地热采集装置,包括上集流板组件(3)、下集流板组件(4)和输水管路组件(2);
上集流板组件由上集流板(5)和带法兰的连接管(6)组成,带法兰的连接管(6)上端有环台(7),上集流板(5)内对称开设有第一半圆形孔道(8)和第二半圆形孔道(9),两者不相连通;第一半圆形孔道(8)有进水口(10),第二半圆形孔道(9)有出水口(11);在上集流板(5)的下端面上等距离设有三个与第一半圆形孔道(8)相通的进水管上插孔(12),在上集流板(5)的下端面上等距离设有三个与第二半圆形孔道相通的回水管上插孔(13);
下集流板组件(4)由下集流板(14)和桩头连接柱(15)构成,桩头连接柱(15)上端与下集流板(14)固定连接,且为一整体结构,锥体桩头(16)固定在桩头连接柱(15)上,下集流板(14)内开设有圆形孔道(17),下集流板(14)的上端面上等距离设有三个与圆形孔道(17)连通的进水管下插孔(18)和三个与圆形孔道(17)连通的回水管下插孔(19);上集流板(5)的周边埋设于桩体(1)内;所述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分别伸出桩体(1)外;所述环台(7)搭接在桩体(1)的上端面上;
地热采集管路组件,包括三个进水管(20)、三个回水管(21)、上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2)和下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3),上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2)和下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3)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三个进水管通孔(24)和三个回水管通孔(25),三个进水管(20)和三个回水管(21)分别穿过上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2)和下环状输出管保持架(23)上对应的进水管通孔(24)和回水管通孔(25),三个进水管(20)、三个回水管(21)与上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2)和下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3)相接触部位分别焊固连接;
所述三个进水管(20)上端分别插入上集流板(5)下端面上对应的进水管上插孔(12)内,并密封焊固连接,三个进水管(20)的下端分别插入下集流板(14)上端面上对应的进水管下插孔(18)内,并分别密封焊固连接,所述三个回水管(21)的上端分别插入上集流板(5)下端面上对应的回水管上插孔(13)内,并分别密封焊固连接,三个回水管(21)的下端分别插入下集流板(14)的上端面上对应的回水管下插孔(19)内,并分别密封焊固连接;
所述三个进水管(20)、三个回水管(21)、上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2)和下环状输水管保持架(23)均埋设在桩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采集地下热功能的建筑物地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6)内为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