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壳式多壳程逆流增速型管壳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7819.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辉;刘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F28F9/24;F28D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壳式多壳程 逆流 增速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箱壳式多壳程逆流增速型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换热器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制冷空调等领域,是在一个圆筒形壳体内设置许多平行的管子,让两种流体分别从管内空间和管外空间流过并进行热量交换。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壳程管壳式换热器,当换热器传热量较大时导致壳体直径较大和单壳程流通截面很大,导致壳侧流体的速度很低,造成换热器整体换热系数不高,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单壳程管壳式换热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的一种箱壳式多壳程逆流增速型管壳式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箱壳式多壳程逆流增速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管板Ⅰ,管箱连接在管板Ⅰ的外侧且内部设置隔板,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端盖,壳体内设有换热管,管箱上设有管接口Ⅰ和管接口Ⅱ,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管接口Ⅲ和管接口Ⅳ。所述的换热器壳体为上圆下方结构或上方下圆结构,壳体内设置至少一层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将壳体内部分为至少两个壳程,使形成的管外流体流程数与管内流体流程数相同且沿轴向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壳体内设置的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将单程壳程分为多壳程,增加了壳程流体流通的长度,并使壳侧的流体沿纵向和管内的流体形成逆流,通过壳体内设置的横向增速扰动导流板增加了壳侧流体的流速和扰动。
所述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在壳体内的固定方式为: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一端可与管板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插入壳体的轴向插槽内固定或其它固定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在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与壳体间形成的流道内设置横向增速扰动导流板,所述横向增速扰动导流板形状与壳体内形成的管外流体流道截面形状相同,横向增速导流板一端留有通道缺口,并在导流板板面上开有若干用于支撑换热管的管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换热器壳体内设置一层纵向逆流增速导流板,所述的换热管为直管式换热管,在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管板Ⅱ,换热管贯穿管板Ⅰ和管板Ⅱ与两端的管箱和端盖连通。
所述的换热管也可以为U型管型换热管,壳体与端盖焊接或采用法兰连接。
所述换热管即可是套管形式也可是非套管形式。当为双热源时,换热管由外套管和穿装在外套管管腔中的内套管组成,当外套管和内套管为直管时,两端都设置外管板和内管板,其中一端外管板和内管板之间设置隔板和两个管接口;当外套管和内套管为U型管时,只在一端设置外管板和内管板,外管板和内管板之间设置隔板和两个管接口。可实现双热源同步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壳式多壳程逆流增速型管壳式换热器,将壳体设计为上圆下方结构或上方下圆结构,可实现壳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内流体沿轴向方向与管内流体形成逆向和快速流动换热、减小流体间传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率,并可实现双热源同步复合利用,其特出的壳体结构使换热管排列时更加紧凑,可有效的减小换热器体积,并减少制冷剂充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A向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A-A向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A-A向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7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