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杆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8197.X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梁鲁兴;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电力公司昌吉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11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试验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杆耐压实验和泄露电流实验时使用的绝缘杆试验装置。
二、背景技术:电力部门中检修作业时使用的绝缘杆在经过至多三年使用后,都需要对绝缘杆进行耐压实验和泄露电流实验,用以检测绝缘杆的可用性。以往都是逐次对每根绝缘杆单独的分段交流耐压实验、检测,其虽然可以保障单根绝缘杆的实验准确性,但绝缘杆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将多根绝缘杆对接使用,此时对接头处的绝缘性和耐压值有很高的要求。这样单根的单独分段检测就无法提供接头处准确的绝缘性和耐压值,一旦在使用时发生漏电现象,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极大伤害。由于绝缘杆连接起来长度较长,而现有的实验场所空间较为狭窄,即使将绝缘杆平放也无法进行实验,故需要利用实验场所的高度将绝缘杆悬挂,然后实验的一种悬挂装置。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轻巧、使用便捷,有效解决实验场地狭窄问题的绝缘杆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绝缘杆试验装置,包括一组悬挂架,悬挂在悬挂架下的悬挂板,以及牵引悬挂板的牵引绳和缠绕轮。所述悬挂架固定在房间一面的墙壁上部或房顶处,在每个悬挂架下端分别装设有悬挂左滑轮和悬挂右滑轮。每组悬挂左、右滑轮对应有一个变向滑轮,在每个变向滑轮下方装设有缠绕轮。每组牵引绳分为两股,两股牵引绳一端分别系于悬挂板上端两侧,另端分别依次绕过悬挂左、右滑轮和其对应的变向滑轮,最后绕于缠绕轮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的高度,将绝缘杆悬挂起进行实验,有效解决了因场地狭窄无法多段同时进行耐压实验和泄露电流实验的情况,保障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绝缘杆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例:1、变向滑轮,2、悬挂左滑轮,3、悬挂板,4、悬挂右滑轮,5、转轴,6、摇把,7、缠绕轮。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绝缘杆试验装置包括一组悬挂架,悬挂在悬挂架下的悬挂板3,以及牵引悬挂板3的牵引绳和缠绕轮7。所述悬挂架固定在房间一面的墙壁上部或房顶处,在每个悬挂架下端分别装设有悬挂左滑轮2和悬挂右滑轮4。每组悬挂左、右滑轮2、4对应有一个变向滑轮1,在每个变向滑轮1下方装设有缠绕轮7。每组牵引绳分为两股,两股牵引绳一端分别系于悬挂板3上端两侧,另端分别依次绕过悬挂左、右滑轮2、4和其对应的变向滑轮1,最后绕于缠绕轮7上。悬挂架、悬挂板3、变向滑轮1、悬挂左滑轮2、悬挂右滑轮4和缠绕轮7均为绝缘体。
前述变向滑轮1、悬挂左滑轮2、悬挂右滑轮4和缠绕轮7均为定滑轮。所述离变向滑轮1较远的悬挂右滑轮4为单槽滑轮,离变向滑轮1较近的悬挂左滑轮2为双槽滑轮,变向滑轮1和缠绕轮7也为双槽滑轮。绕过悬挂右滑轮4的牵引绳同时绕过悬挂左滑轮2,与单独绕过悬挂左滑轮2的另股牵引绳分别置于悬挂左滑轮2、变向滑轮1和缠绕轮7的两个线槽内。
缠绕轮7中心开有内齿圈,内齿圈内穿有转轴5,转轴5上套接齿轮。每一个缠绕轮7对应有一个齿轮,两两齿轮间的间距小于其所对应的两缠绕轮7的间距。转轴5两端部置于轴承座内,其中一端部的最外端装设有摇把6。
实验时,将串联的绝缘杆上端挂在悬挂板3上,通过插拔摇把6,控制转轴5上的齿轮与缠绕轮7内齿圈的啮合,从而控制相应的悬挂板3的上升和下降。待绝缘杆悬挂完毕后,将耐电测试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绝缘杆的两端,随后升起悬挂板3,待绝缘杆完全脱离地面后,即可通电实验,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就可判断绝缘杆的耐电程度,以及是否漏电。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电力公司昌吉电业局,未经新疆电力公司昌吉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8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