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间隙双层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9578.X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冷成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6 | 分类号: | B65D88/06;B65D90/08;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双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储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小间隙双层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些工业废水和液体工业原材料的储存安全,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难题。目前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双层罐的方式,由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内罐,再在其外部套接外罐,现在都是采用在内罐与外罐之间加装支撑,然后套装;或在内罐与外罐中间衬入衬垫的方法等工艺,以控制双层之间的间隙。然后在间隙中放入传感器监测渗泄漏。这些方法制作工艺复杂,使得生产过程费工费时,并且由于间隙过大,影响罐体的整体刚性,使得储罐在移动过程中或埋入地下时,外罐产生变形,导致外罐的绝缘漆出现裂痕,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双层罐制作工艺复杂、罐体刚性不够、使用寿命短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罐体刚性很高、使用寿命长的小间隙双层罐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内罐体、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为中部为桶形,前端和后端都为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为内封头,外罐体为中部为桶形,前端和后端都为圆弧形结构,并包裹在内罐体外部;所述外罐体包括外封头、搭接钢板、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所述外封头就是外罐体前端和后端都为圆弧形结构的部分,所述外罐体中部由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构成,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数量为1块或1块以上,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与外封头之间留有空隙,搭接钢板为C形或环形条状结构,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与外封头之间由搭接钢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管嘴,所述管嘴位于外罐顶面。
还包括检测层,所述检测层位于外罐和内罐之间的空隙间隙,为气体检测层或液体检测层。
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与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叫做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整体;或,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与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之间留有空隙,由搭接钢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内罐环形金属板,内封头,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嵌套在一起,内罐体中部由内罐环形金属板焊接构成。
所述搭接钢板与外封头和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之间采用单面搭焊结构。
所述固定于外罐之上、连通内外罐之间空隙间隙的管嘴,应设置于罐体两端的圆形最高点位置、在靠近人孔位置的外罐之上,或采用不封闭的C形结构(不全部包覆内罐)的方式时,从外罐封头的罐体圆形最高点位置通过焊制的通道引致人孔附近,设置管嘴。管嘴应与外罐的内侧、内罐的外侧,即内、外罐之间的空隙间隙相通。
所述固定于外罐之上、连通内外罐之间空隙间隙的管嘴,用于测试内罐和外罐的气密性,同时用于充入气体或液体,通过相关仪表监测气体或液体的变化,判定储罐是否发生渗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的双层罐,在内罐和外罐的结构方面,往往采用加装支撑,然后套装;或在双层中间衬入衬垫的方法等工艺,以控制双层之间的间隙,结构和制作工艺复杂,费工费时,本技术采用单面搭焊工艺。先将外罐C形钢板或外罐环形钢板在地面按照需要的宽度对焊和搭焊宽度的要求焊好,然后在卷板机上预弯至需要的弧度,再吊装到内罐外,因为当储罐外径尺寸确定后,组罐的长度决定了储罐的容积,罐体结构精简,制作工艺简单,省工省时。
2.本技术中的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结合的非常紧密,从而使内罐体的刚度也作用到外罐体上,使外罐体刚度更高,抗变形能力增强,对绝缘漆的保护也相应增加,延长了双层罐的使用寿命。
3.本技术仍然保证了双层罐可以监控渗泄漏的特征,即通过外罐圆形顶上开设在罐体两端的管嘴,充入气体或液体,可以监控内罐和外罐罐体的密封。
4.本技术与传统的双层罐相比,除了对内罐的渗泄漏可以监控之外,对外罐的渗泄漏也可以得到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开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开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开外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